七張圖跌破眼鏡:原來中國經濟成長被「低估」了,比官方數據表現還好

目前服務於阿爾發金融科技公司擔任總經理職務,個人著作《誰偷走你的獲利》、《錢的分配術》、《我被中國金融業嚇到了》、《財富管理聖經》。

再者,該研究希望利用一個相對獨立的數據來衡量這三個指標與經濟成長的實際關係,該研究用了夜間燈光投射的密集度(nighttime light intensity)資料,有學術研究證實,這個運用衛星技術所獲得的資料與經濟成長有高度的相關性,從中國各省分夜間燈光投射的密集度(nighttime light intensity)資料與其經濟成長的資料可以得到該數據與中國各省經濟成長的相關性,進而可以調整李克強指標中三個變數的權重。

該研究最後認為,經過這樣的分析研究之後,在李克強指標的三個指標中,銀行放貸增長量的權重必須最高,其權重應該是鐵路貨運量的6~8倍之多,而用電量的權重應該介於兩者之間。

經過這樣的調整,該研究重新分析了中國的「實際」經濟成長情況,結果發現,從2008年之後,中國的「實際」經濟成長(下圖紅線)其實是高於官方所公布的數據(下圖藍線),該研究報告認為,這個結論雖然與大多數的分析結論不同,但可能更接近事實,也能夠解釋為什麼中國的經濟成長始終並沒有掉入外界所預期的硬著陸迷思了。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篇研究報告,如果你過去問我,中國的官方所公布的GDP經濟成長數據是否被高估了,我也是會毫不懷疑的說,肯定是的。現在,這篇研究報告也讓我反思,其實大家的共識並不見得就一定是對的,不要太堅持己見,經常看一些不同的觀點,也能讓我們保持更客觀的立場與判斷。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