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理財講師王友民自創桌遊,塑造真實經驗》用「賣家思維」引領孩子學理財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家長共同參與
有助延續理財觀念

不過,王友民提醒,想用遊戲來引導小孩賣家思維,有3件事情要特別留意:

1.家長最好能擔任追蹤與延伸的角色

王友民表示,家長若能共同參與課程或遊戲,並認同從小就要培養理財觀念,其實對於兒童理財教育有很大的幫助。由於小孩在課堂上玩完遊戲,回家之後容易遺忘遊戲中傳達的概念,必須仰賴家長擔任追蹤與延伸的角色。例如假設小孩喜歡玩手機遊戲,就可以和他討論手機遊戲怎麼製作、如果未來有好的內容與想法,是不是可以讓自己成為手機遊戲製作者⋯⋯等,融入賣家思維於其中。

2.讓孩子反覆玩理財遊戲

理財觀念不容易一次成形,因此可靠著反覆玩遊戲,讓賣家思維逐漸深根。王友民指出,每一次遊戲都可以讓小孩重新檢視自己的理財決策,或是在面對同樣的局面時,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他也補充,家長其實可以鼓勵小孩在重複遊戲時,多嘗試不同的思考方式,用意在於訓練小孩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理財決策,也是打破買家到賣家思維之阻隔的方法。

3.輸贏不是遊戲目的

雖然遊戲中一定有贏家和輸家,但王友民強調輸贏並不是重點,小孩能夠從中獲得理財觀念,才是遊戲的主要目標。

另外,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小孩不願意服輸,甚至在輸了之後會鬧脾氣,因此選擇故意放水。不過他認為並沒有放水的必要,一來是遊戲輸贏畢竟有運氣成分,難以掌控;二來是家長其實可和小孩討論什麼是「贏的定義」,調整出符合小孩理財特質的條件。

許多家長希望能透過理財遊戲, 教導小孩如何「壓抑欲望」,但王友民認為,這是因為處於買家角色時,太多欲望會導致用錢不當。若能教導小孩把自己定位在賣家,則欲望反成為增加自身價值的動力,帶領小孩學得更多、更廣。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