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比台積電高50%的企業,執行長都敢交棒給45歲的人...

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公司的品格》一書。

為什麼我要特別提這個事? 因為我最近看了二則新聞:

第一個是台灣首個國家級投資公司成立,這家公司的董事長今年77歲,還好總經理年輕多了,今年才「60歲」!而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是透過國家資金引入和扶植新科技和新技術。

第二個新聞是台灣企業減資和存錢比例大增

你可能想這二則新聞看起來在講完全不相干的事,不過我覺得其實在講同一件事─那就是台灣領導階級的老化

為什麼一個主導新創投資的公司會由一個77歲的董事長+60歲的總經理?事實上你有空翻一下台灣上市公司,大多數公司的組合都是這樣的,70歲上下的董事長加上60歲上下的總經理。

會有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二個,一個是老人觀念…喔,我是說倫理觀念的迷思。也就是大家覺得老的人輩分高才壓得住局面,他講的話大家都會聽。另一個迷思是老人的經驗豐富,也就是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

也就是這二個迷思,所以多數的場合,特別是公家機構(包括學校),你會發現講話最大聲、最有分量的往往不是最有能力或是真正在執行業務的人,而是輩分最高、資格最老的人,而這些人往往也因為認定自己夠有分量、夠有經驗,所以自己「很有價值」,自然很多事情都是「捨我其誰」。(P.S 在美國大學或系裡講話最大聲的,不會是輩分最高或是研究最好的老師,而是能幫系裡或學校帶來最多資源的人)

其實除了以上二個迷思,對於「老人」,台灣人還有一個更大的迷思,那就是如果這個人以前很了不起,那麼即便他今年已經7~80歲了,他依然會和以前一樣了不起。這在很多政治人物身上尤為明顯。

如果你和我一樣超過40歲以上,你就有很多機會和65歲甚至70歲以上的人相處。我見過很多年輕時非常傑出、非常有企圖心的人,包括我自己的爸爸,可是他們到老時完全變了一個人,個性變得易怒、猜忌和固執,在金錢態度上則是變得保守和憂慮自己錢會不夠用。

這個心態反應在台灣企業上的結果,就是你看到的第二則新聞,大家都不敢投資了,寧可把錢退還股東,或是拿錢炒炒股票和房地產。

台灣很多企業老闆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我每年都做身體檢查,醫生說我的健康情況沒問題,和50歲差不多。但健檢報告沒有告訴你的是,你的生理是50歲沒錯,但你的心理還是在70歲。這是上帝創造每個人時給予的特質,而遺憾的是,很多病目前都有藥可以醫,唯獨這個是無藥可治。

我經常看到很多「工商大老」語重心長地指責政府政策錯誤,或許你該想想的是,也許這些年過七旬的大老才是問題所在。

Immelt退休對台灣企業的啟示是什麼?

1.如果一家市值比台積電高50%的企業都敢交給45歲的人,難道你真的相信75歲的人會比45歲的人更有辦法去經營一家企業?

2.所有的企業都一樣,同一個人掌舵久了,企業容易失去活力和產生弊端。對於企業經營,台灣人迷戀英雄,找個厲害的人出來,把所有權力交給他,然後高枕無憂。美國人則是相信制度,找個壯年人來,給他10~20年的時間,然後換下一個。

Immelt的下台對台灣目前企業乃至經濟發展的困局,或許是個很大的省思!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