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承接上篇: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讀後感心得1)
人的「感覺」是會支配消費習慣的。
無論你的薪水有多麼高,如果一旦失去工作便無法過好生活,你就不算是真的有錢,釐清「真有錢」與「假有錢」之間有何差別,就不會陷入「假有錢人」的生活方式。
想變成真正有錢人的起點是花得比賺得少,而假有錢人對精緻的事物永不滿足,因此只好不斷挖東牆補西牆,最後可能落得破產的命運。
哈藍認為真正的有錢人應該達到以下兩個財務上夢想的標準:
一、如果選擇永遠不工作,還有足夠的錢過生活。
二、擁有足夠的投資、退休金或信託基金,可以提供兩倍於國內中等家庭所得的生活水準。
如果我們想要越來越有錢,必須先觀察自己的花費狀況,調整感覺和認知,滿足所擁有的事物,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東西,就不會過度膨脹自己的消費及信用,才會有多餘的錢投資。
大多數的美國職籃球員每年都能夠賺進數百萬美元,但高達60%的球員在退休後5年內就宣告破產。所以重點不在於賺多少錢,而在怎麼有效運用這些賺來的錢。
史丹利在他的著作《別再裝有錢》中指出,身價超過千萬美元的富翁購買的車,平均是4萬1,997美元,如果你真的有錢,買一輛與眾不同的豪華房車當然不算什麼。
但是,如果你想要變成有錢人,卻必須負擔一輛比千萬富翁用車還貴的車時,怎麼可能建立財富並降低財務壓力呢?許多人想要追求財富與財務獨立,卻陷入「看起來有錢」的假象中,這樣的心態讓你永遠不會成為有錢人。
有些人會說:「汽車的折舊汰換率高,算負債。那把資金拿去購買不動產肯定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