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ETF神化了,買錯一樣賠死:這檔抱13年,500億虧到剩18元

目前服務於阿爾發金融科技公司擔任總經理職務,個人著作《誰偷走你的獲利》、《錢的分配術》、《我被中國金融業嚇到了》、《財富管理聖經》。

賠錢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如果你無法解釋一件事情讓一個6歲的小孩聽懂,那麼表示你自己其實也還沒有真正搞懂這件事情”---愛因斯坦

日前媒體報導,有一位高齡86歲的老翁,將畢生的積蓄1600萬交給了一名證券公司的理財專員操作,結果最後資金只剩下了35萬!目前還不是很清楚這位老翁的錢到底是怎麼虧損掉的?是被這位理財專員私自挪用了?還是購買了不當的金融產品?我們先不論私自挪用的部分,光是不適當的金融產品就經常會產生金融機構與客戶之間的糾紛。

客戶購買了不適當的金融產品,金融機構與客戶雙方都有責任,金融機構就算第一時間沒有避免讓理財人員銷售不當的產品給客戶,之後也應該要有審查機制能夠找出問題,例如上述的情況,一個已經86歲的老翁怎麼樣都不應該購買到高風險的產品才對,顯示該公司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缺失。

另一方面投資人自己也不是都沒有責任,有不少投資人完全都沒有搞清楚自己買的是什麼金融產品就盲目丟錢投資,等到事後發現投資績效跟自己想像的不同時,才跟金融機構抱怨打官司,這往往已經都為時已晚了,千萬不要假設理財專員都對金融產品很了解,你必須對自己的資金負責,如果理財專員解釋得不清楚,或是解釋了但你還是沒有完全聽懂產品的內容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投資!

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複雜的結構型商品非常流行,但一場金融海嘯讓許多人在結構型商品虧損嚴重之後,現在金融機構推行類似的產品就較為謹慎。

最近幾年ETF產品開始大量出現,ETF原本只是單純的連結各種金融指數(如股票,債券市場等),很類似指數基金(index fund),照道理來說風險應該不高,但近年來ETF開始結合了各種衍生性金融產品,花樣越來越多,簡單的說,已經到了你想怎麼賭就能夠找到相對應的ETF讓你賭,但其中的風險可能遠高於投資人的想像。

舉一個例子來看,有一種產品稱為「二倍做多波動率指數短期期貨ETF(UVXY)」,這種金融產品運用了數倍的槓桿讓投資人作多短期的股市波動率,散戶投資人買這種商品跟賭博其實沒什麼不同,當投資人認為未來波動率會上升(例如川普勝選之後很多媒體都認為股市的波動率將會大漲),而之後股市波動率也真的大漲的話,那麼投資人購買這個產品將會有非常好的獲利!

但問題是,如果判斷錯誤呢?事實上,川普當選之後直到現在,股市的波動率異常的平靜,完全沒有出現如媒體所預測的股市大幅震盪情況,下面這張圖告訴你,假如你在2004年3月,波動率指數期貨開始交易的第一天開始就購買這檔「二倍做多波動率指數短期期貨ETF(UVXY)」,如果你當時購買的金額是500億美金(對,你沒有看錯,就是500億美金),約1.5兆台幣,那麼到了今天,你的資產會只剩下18.75元美金(約580元台幣)!

看到了嗎?雖然這只是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這個例子也告訴了我們,隨便購買金融產品的話,再多的錢你都可能會虧損掉的!

本文獲「副總裁的理財日誌」授權轉載,原文:投資的產品要越簡單(無聊)越好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