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2月14日,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135美元),這是21個月後它再次刷新紀錄。這次蘋果靠的不只是「iPhone大賣」老梗,它近年來「軟硬兼施」—軟體收入大躍進,才是這家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不斷打臉唱衰者的主因。
不到半年前(2016年9月7日),蘋果發表iPhone 7,市場一片看衰,從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批評其取消耳機孔「非常愚蠢」,到KGI著名分析師稱iPhone 7「沒有吸引人的賣點」, 讓蘋果信心全失,發售iPhone 7前它宣布將不公布其首週銷售數據。
然而事實是iPhone 7開賣首週,黑色系就賣到缺貨,2016年第4季—這是iPhone 7上市後第一個完整季,蘋果賣出7829萬支手機,比前年同期還多350萬支,比最大對手三星還多50萬支。進入2017年以來,蘋果股價上漲17%,是大盤納斯達克指數(Nasdaq)2倍,所有唱衰蘋果的言論在這些表現前全黯然失色。
蘋果打臉唱衰者的動力來自其亮眼財報,2016年蘋果淨營收約78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這當中iPhone銷售功不可沒,但蘋果軟體收入大幅成長,才是這家老店的最大驚奇。
iPhone占蘋果總營收6成,以致外界有「iPhone在蘋果在,iPhone亡蘋果亡」的印象。不過蘋果近年來大舉向軟體轉型,如今其軟體業務收入成長已遠超iPhone,這也成為蘋果下一成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