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講的是人如何配合大自然的節氣來進行農作,唯有時節相符方能確保收穫滿滿。天有四時變化、月有陰晴圓缺,那台股會不會也有一定的時節變化?倘若股市真有一定的規律存在,而我們也能確實掌握,是不是可以提高我們在台灣股市中的勝率?同時,有不少財經雜誌每屆年底就開始倡議 「十月買股,四月賣股」,公明對這個講法也充滿了好奇,想驗證此一說法是否有理?你有沒有相同的疑問?如果有,那就請和公明一起用資料來驗證看看吧。
首先,公明從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網站上,把台股自1999年1月到2016年12/23間每個月收盤的指數整理如下表。
表一、台股加權指數各月份收盤指數
接下來,計算各個月份的漲跌幅度如表二。為了能夠更加容易看出每個月份的漲跌幅大小,公明按漲跌幅做了不同的顏色表示,資料的分類區間如下:
當月上漲以綠色表示,顏色愈深代表漲幅愈大,共分為四群;
1)+0~+150點;
2)+150~+300點;
3)+300~+450點;
4)> +450點。
月下跌則以粉紅色表示,顏色愈深代表跌幅愈大,一樣也分為四群;
1)0~-150點;
2)-150~-300點;
3)-300~-450點;
4)< -450點。
表二、台股加權指數各月份漲跌幅
不論是從表二上的顏色分布,或是後半部的數字來看,資料都顯示出台股自1999年到現今的2016年,整體來說年度漲跌幅呈現一個縮小的趨勢,在一年當中的最大單月漲跌幅也逐漸縮小中,此一現象在2009年後,尤其明顯。這和台股量能在最近幾年不斷萎縮應是高度相關,畢竟沒有大量資金進出的股市,自然風浪就小些,而我們最擔心的是台股會不會最後成為了一灘留不住大魚的死水?此為後話,日後有時間再和大家分享我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