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自己的保障需求,導致規畫失衡》保費負擔大,如何調整保單?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投保之前,民眾應該要先學會評估各類型保障的需求與順位,有助於自我檢視保單,未來也可避免錯買!

建構保障的優先順序可以「照顧自己」(編按:一旦發生事故,保費是用在自己身上)為出發點,「照顧他人」為第2順位考量。「照顧自己」類型的保險又可分3層,第1層應備的保障,是補足意外險與醫療險的缺口,第2層建構癌症險與重大疾病險,最後再把老年長期照護的保障做足。

以Dora為例,她的醫療險、癌症險皆已足夠,但她的壽險保障僅196萬元,萬一發生狀況,以未來有養育2個小孩的情況為例,這196萬元夠她老公與2個小孩生活嗎?顯然不足。該如何算出應備的壽險保額?以Dora的情況來看,有以下責任:

①和先生各自負擔1名小孩教養費用,供應至高中共210萬元。

②目前每月共同負擔1萬元的生活費,若不幸離去預計再提供10年共120萬元,再加上喪葬費用約30萬元,加總後的360萬元就是Dora應準備的壽險保額。

其中,子女教養費、配偶責任或房貸等都是階段性的支出,未來責任會逐步下降,以定期壽險補足缺口即可。除非是有稅務考量,像要把部分資產移轉給孩子,才需考慮購買終身壽險。

另外,人生每個階段的需求和缺口都不太相同,因此靠著定期檢視需求與保單,才可以掌握自己的不足之處。建議至少每3年或是在結婚、生子等人生重要時刻都進行檢視,避免花了大筆保費之後,保障卻不到位,風險來臨時已經來不及規畫。

對於一般保單買太多的人,保費已繳不出來或很吃力時,就必須考慮處理目前不急迫需要的保單,才能降低壓力。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