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
《公司的品格》一書。
談完以上介紹,我想說的其實是以下:
1.台灣和美國的中產階級看起來差很遠,但面臨的問題其實很接近。台美薪資所得階級都很苦,一方面他們才是繳稅的主力(以稅費佔所得比例來說),富人佔有很多優勢不說,窮人在一堆社會福利補助下,有時想想窮人可能還過得比較爽(台灣輿論常用於批評富人,其實我覺得台灣很多假窮人的問題也不小)。尤有甚者,這些年來房價大漲,美國人雖然沒有像台灣人有一定要買房的壓力,但問題是美國的房租和房價是連動的,房子一樣排擠了許多家庭支出,讓很多人有份看起來不錯的工作收入,其實真正能放進口袋沒剩多少。從這裡你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分別代表左右二個極端的Bernie Sanders和Donald Trump聲勢會這麼浩大。
2.台灣的經濟很悶,因此每一次國外推行什麼激烈的經濟政策時,你就會看到台灣很多專家和自以為是專家的名嘴大聲疾呼台灣政府應該仿效,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回顧一下2012年,日本首相安倍上任時所謂的「安倍三支箭」,當時台灣有多人呼籲著台灣也要射三支箭,結果安倍經濟學目前看來無三小路用,這些年這群人絕口不再談這件事,彷彿他從來沒說過。同樣的道理,現在也一堆人要求台灣要仿效川普的減稅方案來刺激台灣經濟。川普還沒上任,他的選舉政策到底是否能100%落實,目前還言之過早,但是「用減稅刺激經濟」卻一直以來是台灣很多所謂財經專家一直抱持的論調,雖然我一直認為這些人只是拿著歐美經濟學來套上背後金主想要的答案,這些人根本沒有用心去了解台灣問題和歐美的差異。
從個人方面來說,你從上面就知道,即便扣除了免稅額、扣除額等,稅和費佔一個美國人所得比例是相當高的,因此姑且不論財政效應,減稅的確可以增加一個美國家庭的家戶消費能力,但台灣根本不是這樣。以勞健投保薪資第29級(投保薪資約7萬元)來看,一個人一個月才1千多(台幣),以家戶所得月薪14萬(夫妻2人各7萬)來算,一年要負擔的稅費佔所得比率並不重,台灣一般民眾消費不振主因,一個是對未來不確定(就是悲觀),另一個就是想存錢買房子,這和美國家庭可支配所得不足完全是不同的問題。台灣要靠減稅來刺激個人消費,這和一堆地方政府提出一個月給1萬元要年輕人生孩子一樣的搞錯方向。
相較於個人,企業減稅的問題要複雜很多,因為台美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一個是產業外移造成本地投資不振,另一個是這些跨國企業在海外賺了錢卻不匯回來,甚至逃稅。美國本身是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所以川普可以用威脅加稅的方式逼產業回流,但台灣卻無法這麼搞。再進一步反思,如果台灣學美國降公司所得稅,難道企業就會回台灣投資嗎?企業決定要不要投資一個地方真的是只看稅率嗎?還是土地、人力、公共設施、上下遊產業整合,甚至是政治穩定、未來前景更為重要?如果企業所得稅這麼至關重要,那馬英九年代把公司所得稅從25%調到比韓國更低的17%時,台灣經濟不是應該就飛上天了嗎?或是會吸引大量廠商回台設廠了不是嗎?嗯~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