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
《公司的品格》一書。
另一個值得討論的是本事件中簽證會計師的角色:
你或許有留意到,復航在宣告不玩前一週才出具3Q的財報,這份財報並沒有提出復航可能會停止營運的警示。為什麼我要特別提這件事?因為會計師要簽核公司財報時都要做一份這家公司未來一年是否有繼續營運風險的評估,很明顯地復航的會計師「沒有預料」到會發生這件事(所以你也不能怪發言人不知道,對吧?)。依復航董事長告訴大家停業的主因是,公司在3Q帳上現金餘額大幅下降至10億元左右,但預計11月底會有超過20億元(7500萬美元)的可轉債,投資人可能要求贖回,因此決定止血來看。照道理說這些數字會計師都應該了然於心,那為什麼風險評估中沒有出現?
如果你有興趣去查了復航的簽證會計師(共有二位),你會發現他們同時是國產集團旗下三家上市櫃公司(中保、國產和復航)的簽證會計師。不難理解他們一定相當程度受到集團總裁的信賴,也充分了解整個集團的財務和運作,甚至大老闆的想法。是否就因為他們有這麼足夠的「常識」,因而輕忽了會計師應有的專業「知識」呢?
事實上如果大家把會計師的風險評估更放大來看,你會發現除非是真的快倒的公司,否則就算這家公司有30%可能不繼續營運的風險,你也看不到任何會計師會出這樣的報告。理由很簡單嘛,因為會計師如果寫這家公司未來一年有10%不繼續營運的可能,所有的人都不會看那個90%,只會看那10%。先不說這種10%、30%真的很難定義,想想看復航這種會計師知道有一定程度的不營運風險,但現實環境卻讓他不敢揭露,這種報告是否反而失去了其實質意義?
我在《公司的品格》裡就寫過,台灣現行制度下的會計師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角色,從形式看,他代表公司外部人以專業公正第三方的立場對公司財會進行查核,以昭公司財報的公信力,但問題是決定雇用哪一個會計師的又是公司的大老闆,所以會計師就是在自己飯碗、大老闆利益以及不違反法令中取得最大平衡。
公司花了大錢找會計師,然後大批人馬人仰馬翻地查了1~2個月,結果就是要會計師短短地寫一份查核報告,表示這份財報都是依會計原則編製,並無違規,最後會計師出具無保留意見,然後大家過關。我知道寫這種東西大概會被會計師罵,不過從公司治理角度來看,既然會計師的角色在代表公司外部人,而會計師也有足夠的專業和對查核公司及同業的了解,是否未來會計師的查核報告除了提及符合會計原則外,對於公司營運及財務情況也可以多作一些陳述,相信是個很值得討論的議題。
這篇肯定是我2016年的最後一篇文章了,先祝大家2017年有個美好的一年!
作者簡介_Rus
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公司的品格》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