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新規定一旦實施,仍有些問題待商榷。引發最多議論的,莫過於內政部的規定「管新不管舊」,未來才取得使用執照的新建物適用新制,但中古屋或現已取得執照的房屋卻可照舊將雨遮、屋簷登記為坪數,房市將出現「一國兩制」現象。
爭議:新舊不同制引糾紛
另一潛在問題是,當雨遮、屋簷不得登記為任何人所屬的坪數後,就有所有權問題。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副總幹事張興邦指出,先前常有人為了鄰居將盆栽或分離式冷氣置於「自己的」雨遮或屋簷下,但鄰居認定是自己的,雙方起爭執的案例。一旦明文規定雨遮不得登記為個人坪數,這種爭端會更容易發生。
不過,新規定勢在必行,此後民眾該如何捍衛自己權益?黃舒衛提醒,除了購屋前詳閱契約書和測量成果圖(平面圖),原則上,建商雖會減少設置裝飾用的雨遮,但仍應會興建陽春功能的雨遮,若擔心其建築成本被灌入其他項目,或直接拉高單價,購屋前應多查詢周邊建案行情。至於所有權管理問題,就按社區管委會規範來運作,方為上策。
實施零雨遮後,購屋前後你該懂4件事
購屋前:
1. 確認使用執照適用新制或舊制?
是否適用雨遮不登記坪數之規定?新制實施前即發放使用執照的成屋,雨遮仍可登記坪數,亦可留意賣方是否計價出售。
2. 周邊建案行情如何?
目前僅預售屋適用新規範,但預售屋實價登錄資訊少且易失真,最好與附近個案比價。
3. 雨遮坪數是否被偷偷灌入?
細算主建物、附屬建物、車位、公設的詳細坪數及淨坪單價。
購屋後:
雨遮毀損誰來修?
宜要求社區管委會設立相關規範;若因施工不良導致雨遮毀損、掉落等,建商仍須負「瑕疵擔保責任」維修。
資料來源:瑞普萊坊、住商不動產
整理:張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