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放銀行的是傻瓜,只有投資才是王道」這個想法,竟然會造成全球經濟崩盤?

經營部落格 RusRule Financial Broadcasting 超過八年,內容專注在總體經濟分析、政府財政和公司治理,著有《公司的品格》一書。

全球 投資 下跌 股市 股票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最近全球經濟有點奇怪(編按:本文撰於2015年10月),經濟數據依然不振,但是股市卻開始回漲,有人說這是因為數據不佳,代表著預期政府(歐日中…)會推出更大規模的刺激方案,或是代表著美國升息會暫緩;有人說這個世界經濟本來就沒有很糟,很多新興經濟體的體質(特別是亞洲),都要比之前好太多,一切都是大家自己嚇自己,不過對我來說,真正有趣的,是近來愈來愈多文章開始討論QE到底是良藥還是毒藥?

QE是毒藥?少來了,你沒看到2008年時有多慘,要不是有QE,這個世界經濟早就崩盤了,這話沒錯,但是就如同一帖良藥,如果你是無節制的一直吃下去,甚至都沒病了,只是因為之前吃了身強體健,或是看到隔壁鄰居重感冒你怕被感染,所以就騙自己不能停,甚至還加大服量,長期下來,當然會產生副作用。事實上,當大家都把眼光放在中國經濟趨緩,日本不進反退,或是澳洲及新興國家因為偏重礦產/原物料出口,在需求大幅縮減下造成經濟重傷時,我很意外最近有一個大新聞(應該說一連串大新聞),在台灣卻沒有引起太大的討論,這個新聞就是德意志銀行(DB, Deutsche Bank)發佈史上最高單季的虧損,62億歐元!(約當2300億新台幣,嗯,全台灣一人可以分1萬元。)

62億歐元看起很驚人,但其實看看虧損的內容好像也「還好」,因為這其中最主要來自認列當初購併美國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德國郵政銀行及中國華夏銀行,「商譽與無形資產」的跌價損失就佔了58億歐元,反正就和宏碁一樣,新的執行長上台了,就把之前長期的爛帳一次認列,免得以後要揹黑鍋,就是這麼回事,沒什麼大不了。所以台灣沒認真報導也很正常嘛,因為我們媒體一向是以洞察關鍵內幕和發掘新聞真相自詡,才不是公司操弄的小技倆所能左右的!(嗯,是這樣嗎?)

其實DB財報上真正告訴你最可怕的事,並不是虧損62億,而是帳上持有的金融衍生性商品的部位,高達54兆歐元,你沒看錯,是「54兆」,現在你是不是覺得62億真的不算什麼!54兆有多大呢?這是德國GDP的20倍,整個歐盟GDP的5倍,還記得2008年金融風暴爆發後,大家才驚然發覺的殘酷事實嗎?原來在此之前,美國各大投資銀行為了賺錢,完全把風險拋諸腦後,在高度桿杆下,資金倍數以十倍的方式放大,結果一當投資部份逆轉,銀行完全沒辦法收拾,進而造成一連串的骨牌效應,最後變成整體經濟的風暴(請參見五分鐘看懂金融風暴)。而今天的德意志銀行正面臨著同樣的風險,你可以想像如果54兆歐元部位出了事,這個核彈威力絕對不是德意志銀行可以收拾的,甚至對向來以嚴謹保守著稱的德國人來說,可能是繼福斯汽車後的另一個重擊。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