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如果你也跟過去的我一樣悲慘,老是與別人比較,認為自己不幸,我建議你開始丟東西。有些人天生沒有物欲;有些人具有一種天賦,可以從混亂的雜物中找到寶藏。但我希望傳達的是讓所有人感受到「普通」幸福的生活型態。所有人都想獲得幸福,為了想獲得幸福而購物,卻只能給我們短暫的幸福感。
由此可見,我們對於幸福,真的是一無所知。
減物後能讓我們重新思考幸福的真諦。
各位是否覺得我又言過其實了呢?
但,我是真心這麼想的。
我丟掉的雜物
以下是我丟掉的物品清單:
1、明明一個人住卻擁有塞滿各式餐具的大型餐具櫃。
2、心愛的古董雜貨(在拍賣網站上慢慢收集而來)
3、整個書櫃、所有書籍(我估計花了一百萬日圓購買,最後卻只賣了兩萬日圓)。
4、組合音響與所有 CD(其實我對音樂根本沒興趣,只是裝作自己很懂的樣子)。
5、價格昂貴但已鬆垮的衣物、一心想著哪天瘦下來後要穿的衣服。
6、全套攝影用品(我竟然連暗房都有!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7、用來修理整備自行車的各式工具(充分發揮我的完美主義性格)。
8、堆滿灰塵的電吉他與擴大器(不願承認自己練不起來,所以暫時放在一旁)。
9、以一個人來說,過大的書桌和茶几(根本不會請朋友來家裡玩,卻想跟朋友一起在家吃火鍋)。
10、小型雙人床尺寸的丹普床墊(睡起來很舒服,可惜太重了)。
11、不適合放在三坪空間裡的四十二吋電視(自以為是電影迷)。
12、提升電影鑑賞品質的家庭劇院與 PS3電視遊樂器(我曾經是個家電迷)。
13、儲存在硬碟裡的成人動畫(這是最需要勇氣丟掉的東西?)。
14、將膠捲底片轉成數位檔後丟掉(完全沒整理,將照片黏在底片上)。
15、具有紀念性的信件全部掃成數位檔後丟掉(從幼稚園到現在的信都捨不得丟)。
我捨不得丟東西,所以還將自己丟掉的東西全部拍下來(賣書時我也將每一本書的封面拍照記錄),儲存在硬碟裡的照片超過三千張。
如今回想起來,當時的我擁有所有必要物品。不管是大尺寸電視機、家庭劇院、個人電腦、iPhone或舒適寢具。擁有一切的我卻還是看著自己所沒有的。
只要有一張雙人座皮沙發,我就能跟女朋友優雅地坐在沙發上看電影(還能在看電影看到一半時,伸出手環抱女友肩膀)。要是家裡有一面經常在居家雜誌上看到的書櫃牆,就能給人知性的感覺。要是家裡有一座屋頂露臺,就能邀請朋友來家裡開派對。雜誌裡的房子都有那些設計,偏偏我家沒有。如果我也能擁有,一定能讓更多人接受我。
我已擁有自己需要的物品,卻只在意自己缺乏的東西,這樣的我當然不會幸福。因為當時的我認為只要擁有就會幸福,就是因為沒有所以才會如此不幸。
這是睡覺時的狀態。IRIS OHYAMA的空氣床墊是極簡主義者的寶物,從早晨的陽光中醒來,也成為生活的一大樂事。(照片提供:三采出版社)
圖片放大
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
●多了時間
●享受生活
●感受自由/解放
●不再與他人比較
●不再在意他人目光
●不害怕別人的眼光
●凡事積極主動
●專注力提升/貫徹自我
●樸實/環保
●健康/安全
●人際關係改變
●活在當下
●感謝,然後幸福
書籍簡介

書籍名稱:我決定簡單的生活:從斷捨離到極簡主義,丟東西後改變我的12件事!
作者:佐佐木典士
譯者:游韻馨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6/01/22
佐佐木典士
編輯/中道極簡主義者
1979年生,香川縣人。早稻田大學教育學部畢業。
一心想進入出版社工作,花了三年的時間找工作。先後任職於學研《BOMB》編輯部、INFAS PUBLICATIONS《STUDIO VOICE》編輯部,目前在Wani Books工作。過去曾經住過保留所有物品、完全不丟東西的垃圾屋。
2010年開始放下身邊物品。
2014年與創意總編‧沼畑直樹開設了「Minimal&ism less is future」,本書為第一本作品。
「Less is More」→「Less is Future」,是作者更進一步的自我體悟。
•6套衣褲穿1年。
•浴室→1罐洗潔精、1條毛巾。
•廚房→1人份碗盤、咖啡壺。
•只要有iphone、Mac就能與世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