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低利率環境下,定存利息大縮水,儲蓄險、信託、ETF 等理財商品熱賣。
圖片放大
「把錢存在銀行的人,全都被低利率害慘了!」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感嘆,低利率政策已經讓美國人的收入大洗牌。
歐、日央行相繼實施負利率,巴菲特操盤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旗下保險業務在歐洲持有數十億歐元現金,正面臨在當地銀行存款要付利息的問題。他最近接受美國財經頻道CNBC專訪時抱怨,希望能有個超大床墊,把鈔票統統塞進去,然後找位信得過的人睡在上面。
事實上,全球富豪為了因應低利率、負利率環境,積極轉移資產,手上現金正從銀行大逃亡,重做資產配置。這時,偷窺富豪如何投資,能帶來不一樣的理財思考術。
心法一:降低獲利預期
善用槓桿放大利息
「高資產人士的特點,就是比一般人反應更迅速,而他們正迅速降低風險偏好度與對報酬率的期待。」專門幫中、港、台「超高淨值客戶」操盤的香港至成資產管理(Maximum Success Capital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黃薰輝觀察。
所謂超高淨值客戶,就是開戶最低門檻為一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二千五百萬元)的客戶。黃薰輝發現,在低利率環境下,最近一年來頂級富豪對報酬率的期待明顯下降。前年希望年獲利能在八%以上,去年已把標準降到七%,今年則期待有五%到六%就不錯了,操作也轉趨保守。
不那麼頂級的富豪,也有類似的傾向。私人銀行開戶門檻為一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二百五十萬元),本土金融機構中又以台新銀行的管理資產規模居冠。台新銀行私人銀行部資深協理潘嘉惠觀察到,由於市場波動度升高,近半年來,有錢人積極減碼股票,改為加碼債券與穩定配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