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有的保險公司看保戶自己不懂投資,而保險業務一來不懂、二來也待不久,那乾脆把服務做到極致,推出委託操作的投資型保單,這麼一來保戶就不需要煩惱要怎麼投資,只要交給「專家」就好。但這些專家真的這麼厲害嗎?看看歷史績效,好像也不怎麼理想。
俗話說:「不懂的就不要買。」如果你不懂投資,那麼投資型保單最好只使用壽險功能就好,或覺得這樣的保單實在太複雜,選擇簡單一點的定期壽險也很好,重點是自己要能理解所要買的金融商品,才不會承擔沒有預料到的風險。
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
保險業務員常說:商品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但接在這句話後面的,應該要講清楚那到底這樣的商品適合誰?以投資型保單來說,適合對象大概要符合這些條件:30歲以下、300萬以上的壽險需求、年收入在保費的20倍以上、壽險需求的持續時間至少10年。可是,這樣的族群,其實真的非常少。
延伸閱讀:買了投資型保單卻後悔了,怎麼做可以讓損失降到最低?
作者簡介_Buffettism (李柏鋒)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相信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作者李柏鋒,經營「USA STOCK」財經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現為線上課程《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講師與「ETF投資學院」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