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不是政府「打房」打下來的!景氣差、需求少,房市再冷10年只是剛好

數字很冷冽,卻能反應市場的榮枯興衰。思考很無趣,卻能掌握標趨勢的起伏轉折,歡迎一起加入dolin66數字與思考的遊戲時間,一同探討房地產、股票乃至於其他社會及經濟議題,表象背後的潛在趨勢。

經濟學中最簡單也最明確的供需原則,就能充分解釋目前台灣房地產的困境,供需原則就是隨著成交價格的不同,供需兩方願意提供及購買的數量就不同,當民國92年房價見底時,需求房屋的數量遠高於供給願意提供的數量,就導致房價一路上揚,但這也造成後來買方因為買不起,需求逐步縮小,供應商卻非常積極的製造出一堆的房子想要多賺一些。

當買賣雙方對於成交價格有嚴重分歧時,房地產的成交量自然就會開始萎縮,所以要解決房地產市場交易量過低的狀況很簡單,降價就好了!但這樣的答案絕非市場供給端所樂見,只好找找看還有沒有其他可以解釋這樣市場狀況的說法。

其實真的不用過度高估政府政策對於經濟市場的影響,政府民國102年陸續宣布二代健保及證所稅開徵等不利股票市場之政策後,台灣股票市場也沒有立即下挫崩盤,因為那時股價指數對比於上市櫃公司營運狀況而言依舊偏低,反而在今年上萬點後,開始一路下滑。政策向來只是影響市場的一個指標,只是搭慣了15年順風車的房地產供給端,是否已經做足了度過未來10年景氣向下循環的準備?還是只會將價格趨勢歸咎於政府,滿足做一個「受害者」的角色?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