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大戶們只想炒股不想被課稅...如果你支持廢證所稅,豈不成了大戶幫兇?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更好笑的是,明明是有所得不肯繳稅,卻又抱怨被剝了六層皮。台灣的租稅負擔率只有12%左右,在全世界只比產油國高,日本超過17%,韓國也超過20%,美國也在20%左右,台灣繳的稅真的很少,而證所稅其實也名存實亡,當然只好另立名目課稅。對,股利所得可扣抵稅額減半、股利所得補充健保費這些真的是課稅亂象,但亂象的起源來自於股市所得無法貢獻一毛錢的稅收啊!

券商公會說,會主動邀請社會各界討論資本市場的賦稅改革,重新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合理稅制,若真要與國際接軌,怎會反對課徵證所稅呢?大多數國家都有股票市場的資本利得稅呀!還是美其名為國際接軌,實際上盡找國際特例來支持資本市場改到幾乎免稅?

常聽金融機構說,只要有賺錢,費用就是其次。如今遇到了稅,券商反而認為對成交量影響巨大?在大喊減稅同時,怎不減交易的手續費呢?

哪個市場有錢賺,投資人就往哪去,若台股能給投資人每年20%報酬,就算政府課40%的所得稅,還是有人願意投資台股,因為全世界找不到幾個年化12%的市場!台股的問題不只有稅,包括共同基金市場也好不起來,2007年總規模22億,現在總規模仍在22億左右,總不是證所稅的問題了吧?那為何投資人不願意投資共同基金,反而ETF規模不斷增加?因為賺不到錢的,投資人就會離開。

那麼,離開台股市場的投資人,又去了哪裡?券商公會自己也很清楚,去年複委託市場有1.45兆的成交規模,今年更上看1.75兆。美股、陸股有獲利機會,投資人當然就走了。券商公會說取消證所稅,台股成交量上看2000億,甚至5000億。試問,沒有的話券商公會要自己補足嗎?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