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是只看不買的「假文青」,有那麼多「假文創園區」也只是剛好

紅色子房,CCIM國際認證不動產投資師,現任紅色子房投資團隊執行董事、國立大學兼任講師與商周專欄作家。長期擔任地產投資法人招商引資顧問,創設私募平台鼓勵優質地產經營團隊發展,並開設子房學院支持有溫度的「美好生活投資學」,結合大數據分析的「幸福角落置產術」。筆名「紅色」代表創新積極,「子房」則以西漢著名軍師張良自許,成為讀者買房自住投資「吾之子房也」。
松菸文創
來源:othree@flickr, CC BY 2.0
圖片放大

讀者提問:

子房老師,我是今年即將畢業的藝術系學生。前幾天台北市都發局長砲轟幾個財團開發的文創園區,都是「假文創園區群」,更痛批只要這些「無本求暴利」的董事長們在,台灣藝術家永遠是二等公民。請問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的文創園區不能「正常發展」嗎?

子房觀點:

柯P曾說過:「我們那位局長本來就蠻浪漫的。」嗯,也別大驚小怪。我們建築人骨子裡都有現代建築大師柯比意的社會主義傾向,認為可以用建築設計改變人類的居住生活,用線條與透視圖就可以決定都市的發展,直到在自由經濟市場裏遇到那些被稱為自私蠻硬不講理的地主刁民,才開始放下素描筆,拿起財務計算機。

我猜局長的理想文創園區,應該是像知名「北京798藝術園區」一樣,有眾多藝術機構及青年文創藝術家群聚,藝術工作室、畫廊、文創公司、時尚商店聚集的都市特色空間吧!但其實「北京798藝術園區」是自然群聚發展而成的,原本是50年代由東德協助建設的「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具德國包浩斯風格特色的閒置廠房因為租金便宜,自2001年起由幾位藝術家進駐改建,陸續做出許多大型展示作品吸引人潮,也慢慢聚集更多文化人與餐飲業者進駐。總面積23萬平方米的廠區,有仍在營業的工廠,也有時尚前衛的觀光人潮,更許多大型國際藝術活動都在此舉辦,也常見影視明星、政要名人在此出沒。

坦白說,這樣的文創群聚效應,不見得是單一計畫做得出來的。紅色子房過去曾經參與幾個工業區刻意想轉變成文創園區的投資企劃,發現共同的問題,就是文創工作者的付租能力太低,投資改建回收困難。最後都是得搭配規劃旅館、特色餐廳來補平收益。但如果交通位置偏僻,可能連旅館、餐廳都做不起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