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財工具普及的現在,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很輕易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觀念、行為與作法,理論上來看當資訊的鴻溝被抹平時,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會逐漸的縮小,甚至最終可以獲得近似的成果。但在實務上卻顯然不是這麼一回事,既使資訊如此發達的現在,貧富差距反而越來越大。依據財政部公告的資料來看,台灣貧富差距比例依推估已經超過百倍之譜。
(註:財政部已於2014年宣布不再公布差距比例,故僅採用比例推估的方式,預測2013年後台灣貧富差距比例已超過100倍。)
除了「稅賦優惠」這個原因外,難道沒有其他因素?
有錢人的腦袋不一樣
坊間有些解析富人在思想上差異的書籍,經常會長期佔據在金融理財類排行榜上,裡面談及到許多窮人與富人在觀念上的差異。舉例來說:
- 有錢人總是努力讓自己變有錢而窮人只是想著怎樣可以變有錢
- 有錢人善於管理運用自己的金錢而窮人則善於搞丟自己的金錢
這其中可以簡述成,富有人士善於行動,與管理自身所擁有的財富。
週年慶看差異 : 買增值 V.S. 買「高折舊」
將這樣的想法體現在具體事物上,來觀察購物模式上的差異。例如在百貨公司週年慶。每年週年慶一開跑,隔天的新聞便會報導,千萬級以上刷卡大戶與大致上購買何種物品。仔細觀察這類的新聞,通常刷卡金額越高購買的品項多會集中在鐘錶珠寶類。我們具體的解析這樣的行為模式,來看看差異性在哪裡:
1、鐘錶珠寶類 – 具備資產性質,隨著時間過去其物品會有增值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