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不上班也有錢?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怎麼樣才能不上班也有錢?

Q:到底什麼是財務自由?

A:自從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系列理財書籍在台灣上市以後,許多人的人生終極目標就變成了達到「財務自由」,也就是讓「被動收入」超過自己的日常支出,就算不上班也能活得下去。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概念,而且也早就有不少人早就實行了,例如努力存錢買房子,然後當房東收租金,如果每個月可以收五萬元的租金,扣一扣稅金和其他開支,也已經遠超過每個月固定三萬元的支出,那麼就達到財富自由了。這個概念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不用上班,也有足夠應付生活的收入」。

但是,這應該是理財的一個「階段性目標」,而不是「終極目標」。就像是努力讀書,是為了要達成「考上好大學」的這個階段性目標,而考上好大學,則是為了要達成「找到好工作」的另一個階段性目標,最後,找到好工作則是為了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都只是階段性目標,讓自己有能力實現理想或追求夢想,才是終極目標。

理財也一樣,新鮮人一開始可能起薪很低,如果得還學貸、繳房租,甚至收入還低於支出,這時候最應該先達成的理財階段性目標,就是想辦法讓自己的收入可以高於支出,而且還要能夠至少存下兩三成的收入。等到存款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就可以開始往下一個階段性目標努力:創造被動收入。

Q:如何創造被動收入?

A:被動收入的來源有很多種,當包租公、包租婆只是其中一個選項,而且報酬率還不見得高,像台北市房價高漲,房租卻沒有相等的漲幅,如果以目前的房價買進房地產並出租,則可能只能獲得不到2%的年報酬,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如果將來房價下跌,辛苦累積的資產反而還蒙受損失。

另一個廣為接受的被動收入來源,則是持有殖利率比較高的定存股或績優股,例如中華電信的股票過去大多能提供5%左右的殖利率,比銀行定存利率還高不少,加上公司的性質特殊,也算是大到不能倒的公司。只是股價還是有波動,可能隨便一波下跌,就讓5%的股息報酬化為烏有了。

當然,就算是以最安穩的方式,把資金定存在銀行,也都算是被動收入,如果有一億元的資金,即使定存利率只有1%,一年也可以領到一百萬元的利息,已經超過許多家庭的年支出了。所以即使是央行總裁,也只選擇定存作為理財方法。

因此要有被動收入,就要先累積足夠的資金,然後透過各種工具讓資金能夠自己成長,並且提供穩定的現金流收入。只是,報酬率越高的工具,風險也就會越高,尤其是房地產和股票這兩種最常被運用來創造被動收入的工具,其實市場價格的腰斬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選擇的工具是比較保守的,像是債券或甚至是定存,雖然大幅損失的機會就不高,但相對來說報酬率也比較低,想取得相同的被動收入,要準備的本金就要高很多。

Q:如果財務自由只是階段性目標,什麼才是終極目標呢?

A:當然還有更重要和更有意義的人生目標呀!難道當你的被動收入大於日常支出之後,就辭職不工作了,然後每天在家裡睡飽吃,吃飽睡?這樣的人生也太無趣了吧?不過真的有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當有一天達到財務自由之後,接下來可以作些什麼?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