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賺進16億:操盤手的不敗投資術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因此,即使你再怎麼喜歡總經,也不要花太多時間或太依賴它來做投資決策,應把用於投資上的時間,做80%和20%的分配——拿80%的時間來研究個股的基本面資訊,20%的時間用以了解歐債問題等總經議題;切勿本末倒置,把80%的時間看總經和大盤,20%的時間用於研究股票基本面。

迷思二:營收、獲利創新高的企業,未來成長性就高?

過度依賴財報數字的投資人,往往比不看財報的投資人,更容易落入公司派設下的陷阱,虧損幅度更多,風險更大。

基本上,企業公布月營收大幅上揚或本季的EPS大漲,都是「過去」的事,投資人必須在看到或聽到企業的營收、獲利成長時,去合理地懷疑它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假如推動力是因為企業有新業務,表示公司的體質變好,可將其列入觀察名單中,適時買進;假如是機會財,那就要離它遠一點才安全。

迷思三:低利率時代,高殖利率個股比定存更好賺?

台灣投資人近年來偏好投資高殖利率的個股,覺得把錢放在銀行定存,僅能賺取不到2%的利息,倒不如買高殖利率的股票,可以有5至6%的獲利,比定存高出3倍。

這個說法,看起來好像頗為合理,卻犯了一個投資上的大忌,就是沒考量到不同投資工具間的差異性,讓自己陷入更大的風險中。再者,企業由人組成,它會隨著時空環境、公司經營情況而產生變化,過往有高殖利率,不表示未來也有。

迷思四:投資股票很簡單,買當下最好的公司就對了?

有些投資專家被問及投資建議時,會很直接地回答「買當下最好的公司」,若再進一步被追問時,往往會以當下股價最高的企業(即股王)為例作結,既安全又省事。因為股王之所以為股王,就是它們正站在產業的主流趨勢線上,且前景看好。問題在於,專家們「忘了」說,股王是會改朝換代的。

從當下的眼光來看,股王確實是不錯的公司,可是把時間拉長後,就會發現股王不僅不是好的投資標的,還是風險極高的個股。如果投資人非要買股王不可,就得在它風華最盛的1到2年內(電子類股股王在位期較短)進行短線操作,千萬別想與它長相廝守。

迷思五:搭智慧型手機順風車,選Apple概念股就對了?

股市最怕炒作一時的風潮和流行,讓股市或類股股價很快達到過熱的情況,偏偏台股市場最愛各種「概念股」風潮。就拿近年來最夯的、三不五時就出現在財經報紙頭版的「Apple概念股」為例,和Apple搭得上邊的產品鏈供應商一字排開,形成一張張漂亮的表格。但被列在上頭的企業,其接到的Apple訂單占公司營收的比重多少?接Apple訂單是賺錢,還是賠錢⋯⋯等資訊,都沒有細談。

什麼?接Apple訂單的會賠錢?

當然!投資人不要傻傻地以為只要是接到Apple訂單的企業,就能因為Apple產品大賣而賺錢。因為有不少公司為了搶到Apple的訂單,把產品價格壓得很低,導致產品毛利率大降,甚至有賠錢接單的情況,目的是為了掛上「Apple供應商」的頭銜,以便獲得其他企業的訂單;而更壞心一點的企業,就是為了靠概念股題材炒股獲利。

這些被納入概念股名單的企業,「含金量」各有不同,有些可能連18K都不到,不過就是灑上些金粉的三、四級企業,或者是踏入相關領域不久,公司本身的經營模式還未健全,甚至連如何讓經營模式或相關技術成功地轉換成讓公司獲利的工具,都還不摸清楚。投資這樣的概念股企業,就只能賠錢出場,投資風險僅次於機會財。

迷思六:挑到好股後,隨時買,不要賣,就會大賺?

每次只要聽到投資人說,他買了某間好公司的股票,要留著慢慢等它漲,或者是一直買進某檔「好股」,要留做未來孩子出國留學經費時,我心裡都會忍不住大喊,「拜託!這是誰教你們的笨觀念?」這種認為存股可產生「複利效果」的想法,是大錯特錯。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