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禾通商法律事務所高級顧問。曾在工地扛水泥,以第一名考進台大法研所民商法組,畢業後接手的第一個案子,就是2009 年因槍擊而轟動一時的正義國宅都更案。他一邊當律師一邊在補習班教書,靠著身兼數職累積第一桶金,年僅36 歲就在台北市擁有7 間房、台北市跟台中市7 家店面,身價上億元,並因此成為《商業周刊》1383期封面人物。
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57753046
圖片放大
小年夜的南台大地震,震醒了全台灣,更震出所謂「防災型都更」的議題,包含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及一些學者專家,都藉著這一次震災大聲疾呼「防災型都更」必需立即推動,否則大台北地區超過30年以上屋齡的房屋,有30萬戶以上,如果超過五級的地震發生在台北,災情將無法想像。
但是,什麼是防災型都更?怎麼推動?經費從何而來?都更做不成,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沒錢!
都市更新制度在民國87年制訂迄今,已經超過15年,但是實際成功的案子卻一直很少,歷年成長的幅度也非常低。文林苑事件後,台北市這兩年的都更案件都幾乎停擺,可以看出都更在台灣的困境有多大。
「金錢並非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就是台灣都更困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財政吃緊、政府負債逐年升高,甚至還有縣市一度發不出薪水,所以要期待各縣市政府親自下海擔任都更案件的實施者,支付過程中營造工程的費用、銀行貸款的利息、人事成本與住戶的拆遷費、租金等所有的費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過往絕大部分的都更案,主導的實施者幾乎都是建設公司或大型財團。這些私人企業之所以會來推動都更,耗費勞力、時間、費用,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
原因二:沒名!
一個同樣重要但卻很少人探討的問題是,如何吸引有規模、聲譽卓著的建商來投入都更?推動都更只是第一步,重建是否紮實更重要。
今天大家都在談防災都更,意味著大家希望透過都更改建,提升房屋的安全性、耐震度。那就代表重建過程的施工、用料、工法必須紮實,否則偷工減料重建後的房子一樣耐不住強震,空走一趟都更重建,只會肥了不肖建商,到頭來吃虧受苦的還是一般小老百姓。
但是以這幾年筆者在第一線的觀察,歷史久、規模大且聲譽卓著的建商、上市公司,幾乎都不願意親自下海整合都更,目前市場上積極參與社區運作、推動都更的,反而很多都是「一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