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從60萬滾到7000萬資產,謝士英:投資就像種咖啡樹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摘要

謝士英以「咖啡園存股法」實現財務自由,強調自由重於財務。他45歲開始學投資,24年來穩健累積股票資產,現年69歲,股票總資產近7,000萬元,年領現金股利約250萬元。

「跟你說個笑話,有天不知從哪傳來坦克車要包圍總統府的消息,造成投資人瘋狂賣出股票。我問,怎麼不去查證消息的真實性?有人回答我,我忙著賣股票,沒空!」這件荒謬的往事,讓謝士英決定收回投資自主權。

打算自己來之後,謝士英開始思考,什麼樣的投資策略,才是對的方式。「股市裡大家買進賣出,習以為常,但多數人是虧錢的,這樣的投資方法一定有問題。」謝士英曾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裡開設「創意思考」課程,教導學生跳脫窠臼,獨立思考,因此針對大家慣用、卻大有問題的投資方式,他也身體力行展開研究,秉持他最喜歡的1句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將《富爸爸,窮爸爸》書中的概念、「傻瓜投資法」的訣竅,以及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價值投資」思維一一吸收,逐步發展成自己的1套操作邏輯。

存股邏輯
堅持買好公司、好價格
打造花不完的退休金

這套股票操作邏輯,他取名為「咖啡園存股法」。謝士英認為,投資就像種咖啡樹,你栽下1棵咖啡樹後,等待它長出豆子,然後繼續播種、擴大種植面積,最終,你就有了喝不完的咖啡。其實這套投資哲學並非謝士英獨創,身為巴菲特的信徒,他將股神著名的「滾雪球理論」融會貫通後,想到自己有喝咖啡的嗜好,命名的靈感就這麼來了。

「咖啡園存股法」的精髓是「只買好公司」和「買在好價格」。謝士英在《一起存股去!選對公司、長期買進,用「咖啡園存股法」打造花不完的退休金》書中,用將近300頁的篇幅,娓娓道出這2個不敗心法的奧妙。

書中說道,好公司必須滿足2個條件,一是處於不易被淘汰的產業,像是食品業、銀行業、電信業等民生必需產業,另一則是近10年穩定配發股息,畢竟存股的目的在於創造穩定的被動收入。至於好價格,則是以5%的殖利率作為合理價的參考點,以此為基準,10%殖利率算是便宜價,2.5%算是昂貴價,換算成「本利比」(股價÷股利),依序是20倍、10倍和40倍。買進好股票之後,不必想著賣出,碰上股價下跌,只要確定公司基本面無虞,便可逢低加碼,用時間積攢資產。

從45歲踏上投資之路,這一路上,謝士英眼見不少朋友慘賠,退出這趟奇幻旅程。他自己呢?有沒有讓他體悟市場殘酷本質的慘痛經驗?《Smart智富》月刊記者2次追問,答案竟是他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想不出有任何重大投資失利的例子。「或許有1、2家公司因為接班無人,或者產業陷入低潮,讓我後來決定減少持股、轉到其他公司,但用我的方式來累積股票,長期來看,都是好結果。」他說。

謝士英說,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平均每天自動有1萬元現金入帳,亦即每年能領到365萬元的現金股利。「我設定這個目標,只是把它當作1個前進的方向、1種通關遊戲來看待。」驚人的目標,他說得雲淡風清。或許,悉心照拂著「咖啡園」,與其稱其為存股,謝士英如今更像是在享受田園之樂,結實纍纍的喜悅,勝過任何金錢報酬。

延伸閱讀
股市高檔還能存股嗎?年領250萬股利謝士英:2條件,我會繼續買股
股市持續走高還能買嗎?45歲學存股、55歲退休的謝士英:2條件安心買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