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賣出的時機有2個!教你用安全邊際算股價,每年穩穩賺15%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摘要

賣出股票有2大時機:一是企業不再理想,可能因外部競爭破壞護城河,或內部領導人變質;二是市價高於合理標價,意味已無安全邊際。此時應獲利了結,並將企業放入觀察名單,待其股價回到理想區間,再行買回。



我們蒐集了所需的全數材料,再看看五大數字,就能算出每股盈餘成長率。我看了以後,發現分析師預估的23%的成長率很不錯。也就是十年後會翻三倍(72除以23)。每股盈餘是0.90美元,十年後翻三倍就是7美元左右(0.9到1.8,1.8到3.6,3.6到7.2)。過往本益比太高,所以我們要採用第一守則的預設本益比,亦即成長率的兩倍:2*23=46。未來的價格就是320美元左右。當下的標價始終都是未來價格的四分之一(會有這個數學公式,是因為有十年的間隔,且我們想要有每年15%的報酬率),所以標價是80美元。

這是快速的概算方式。

我們若是想盡量算得精確一些,當然也可以用Excel試算表,或是用我網站上專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設計的計算機來計算。但很多很高明的投資人,並不使用電腦計算這些。他們已經非常習慣計算方式,看一眼原始數字,馬上就能瞧出端倪。華倫.巴菲特說過,如果你無法一眼看出這筆交易超級划算,那就表示結果難以預料(不值得出手)。

你發現了嗎?阿波羅集團的這些數字,是不是跟我們看到的哈雷在2000年的數字一樣?這只是巧合嗎?不盡然。飛快成長的企業,成長率會保持在24%左右,而且會一再分割股票,將每股盈餘壓低在1美元左右。很多企業都這樣做,所以這些數字變成投資大戶的舒適圈。

你可以在我的網站上,計算阿波羅集團的未來股價,以及現在的標價與安全邊際價格,計算的步驟如下:

1.開啟「標價與安全邊際價格計算機」。
2.在「每股盈餘」欄位,輸入0.90美元。
3.在「成長率」欄位,輸入23%。
4.在「本益比」欄位,輸入46(因為成長率乘以2,低於過往本益比)。
5.「年數」欄位仍舊是10,不必更動。
6.「可接受最低報酬率」欄位仍舊是15%,不必更動。
7.點選「計算」,得出下列結果:
a.十年後的每股價值是327.98美元。
b.現在的標價是81.07美元。
c. 現在的安全邊際價格是40.53美元。


現在的標價是81美元,但現在的市價卻是95美元(當然所謂的「現在」是2004年)。阿波羅集團的股價高於標價,也遠遠高於41美元的安全邊際價格。

企業的股價接近標價的時候,往往就是大戶(法人投資人)開始獲利了結的時候,在這個市場尤其是如此。那些法人也是會計算這些的。他們只要發現問題就會開溜,例如分析師不看好的分析報告、負面新聞、政府主管機關調查、產業的壞消息、績效未達預期等,也可能是一時驚慌,於是開始獲利了結。你不必去猜測他們的想法,也不必去想他們賣出的原因,因為原因可能很多,也可能根本就沒有。接著,其他大戶法人也開始一窩蜂跟進賣出,彷彿跳崖的旅鼠。對我們來說,從這一刻開始,我們要尋找更好的投資標的,一個安全邊際大得多的投資標的。

話說回來,我們做了那麼多功課研究阿波羅集團,現在卻要跟它說再見,未免可惜。所以我們賣出後,還是要繼續觀察阿波羅集團。要是再度出現具吸引力的價格(且仍然符合我們的四個M),我們就可能再度買進。

所謂「觀察名單」就是我們正在觀望的幾檔股票清單。市場先生給觀察名單上的企業定了價,只要符合我們的四個M標準,我們就買進!而在把理想企業賣出之後,我們也會把它繼續放回觀察名單。這家企業如果仍符合我們的四個M標準,股價又重回理想價位,我們就會買回。

阿波羅集團的股價若是跌得夠深,我們又能有很大的安全邊際,我們就會再度買進阿波羅集團,乘勢而上。我之所以拿阿波羅集團舉例,正是因為它的股價走勢能讓我們低買高賣。股價從2004年中期的95美元,跌至2004年11月的65美元。但我們應該在65美元的時候再度買進嗎(要記住,我們算出來的阿波羅集團的安全邊際價格,是45美元)?這個問題很重要:股價要比標價低多少,我們才該再度買進?如果我們一開始需要50%的安全邊際才能買進,那後來看到較小的安全邊際,應該再度買進嗎?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應該。

延伸閱讀
就是要賺錢!什麼是有錢人都在用的「第一守則投資法」?教你在股市賺到15%
連續25年提高股利,才會被納入成分股!「標普500股利貴族指數」是什麼?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