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計畫!但每年立下的目標總落空?生產力與高績效專家教你改用12週計畫,提高執行力

蒐羅與財經、理財相關書籍內容介紹及書摘,協助讀者快速閱讀書籍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一旦對目的地有了清晰的願景,你還需要一套計畫才能抵達目的地。想像一下你帶著全家出遊度假,開在鄉間小路上,手邊卻沒有地圖。你可能會同意這不是一個好主意!

制定一套計畫,實現你的願景和事業目標,比起擁有一張地圖,為你的家庭旅行導航,相形之下更是要緊。然而可悲的事實是,大多數人花在規畫旅行上的時間,遠比花在規畫事業的時間還多。

沒有計畫的願景就是一場白日夢。

按照計畫執行有3個明顯的好處:
1.減少犯錯。
2.節省時間。
3.提供聚焦。

規畫使你能夠事先考慮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法。你在紙上犯的錯,可以減少在執行過程中的失誤。

此外,研究顯示事前規畫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資源,這聽起來似乎很矛盾。有許多人覺得如果停止工作,就表示沒有生產力。但事實上,規畫的時間通常是你最具生產力的時候。

最後,計畫就像一張畫得好的路線圖,能讓你保持專注,不忘初心。由於每天都有各種各樣令人分神的事,讓你偏離道路,因此這一點就至關重要。你的計畫會不斷把你帶回到最具策略性的重要項目上。

12週計畫

然而,12週計畫不同於我們所知道的任何一種方法,它不僅提供這些好處,而且比傳統的年度計畫更具優勢。記住,我們不是在談論季度計畫,那是過時的年度化思維模式的一部分。有了12週計畫,每12週都是獨立的;每12週都是新的一年,都是一個創造傑出成就的新機會。

12週計畫還有3點與年度計畫明顯不同。第1個不同之處,在於12週計畫比12個月計畫更容易預測。你對未來的規畫愈長遠,可預測性就愈低。在長期規畫中,後面的假設是建立在先前的假設之上,而先前的假設則又建立在更早的假設之上。如果你真的那麼擅長預測未來,打個電話給我,我很想找你談談你的持股配置!

真實情況是你很難確定未來11個月或12個月內的日常行動(即使不是不可能)。這就是為什麼年度計畫通常是以目標為基礎的原因。

但有了12週計畫,可預測性就更高了。對於未來12週之內每週需要採取什麼行動,你會很有把握。12週計畫既是建立在數字的基準上,也是建立在活動的基礎上,它們在你今天所採取的行動與你想達成的結果之間建立了牢固的關係。

第2個不同之處,則是12週計畫更集中。大多數年度計畫的目標太多,這是執行起來會失敗的主因之一。大多數計畫之所以包含這麼多的目標,原因出在你是為12個月做計畫,列出來的是你想要在未來365天之內實現的所有事情,這就難怪你會感到幻滅和沮喪了。最終你會分身乏術,力量分散,這可不是成就卓越的祕訣。

機會總是比你能有效抓住的還要多。12週計畫的方法是只求在少數幾件事上表現出色,而不是做許多事情,每件表現都平平。在12週計畫中,你要找出影響最大的1到3件事,全力以赴求成。12週計畫只集中在少數幾個關鍵領域,並帶來採取行動的活力和急迫性。

第3個不同之處在於平衡的結構。根據我們的經驗,大多數計畫都有一個不言而喻的目標,那就是規畫出完美的計畫。這往往導致這些計畫被收進一個漂亮的活頁夾中,卻很少付諸實施。

設定目標

規畫的全部意義所在,應該是幫助你確定並實施所需的幾個關鍵行動,並實現你的目標。如果計畫不能幫助你更好的執行,就失去了規畫的理由。然而,可悲的是大多數的計畫在擬定時,都沒有考慮到執行的問題。計畫的結構和撰寫方式會影響你是否能有效執行。有效的規畫能在「太過複雜」和「細節太少」之間取得一種可行的平衡。你的計畫應該從確定12週的總體目標開始,這個目標將定義你這12週成功與否,它代表著表現很棒的12週,同時也代表著你有意識地朝著實現中長期願景前進中。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最後就會跑到莫名其妙的地方去。——洋基傳奇補手尤吉.貝拉(Yogi Berra)。

一旦你訂好12週目標,接著就需要擬定策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12週目標分解成各自獨立的目標。如果你的12週目標是賺到300萬元並減重4.5公斤,就應該將策略分別寫成「收入目標」與「減重目標」。策略是推動你實現目標的日常工作,必須是具體的、可操作的,還要包括預計完成日期和責任歸屬。

12週計畫的核心概念是「如果你能及時完成策略,就能實現目標」。記住,為了避免迷路,找不到12週計畫的重點,你必須調整你的12週計畫,與中長期願景保持一致。

12週計畫是強大的,它可以讓你專注於眼前重要的事情。但請記住,12週計畫不是年度計畫的一部分;那是老舊的年度化思維。

12週的時間長到足以完成工作,卻又短到可以製造且維持一種急迫感。對於表現一流的人來說,12週計畫提供的是一張按部就班的路線圖,排除了發散和拖延,並要求我們立即採取行動。

延伸閱讀
明明沒做多少事,卻總覺得時間不夠用...過來人分享4方法,讓你從此不瞎忙
時間管理總是失敗?也許是因為沒選對適合自己的方法...了解4種時間術差異,對症下藥才能事半功倍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