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買房還是租屋?給35歲以下年輕人的真心建議:先投資,留一桶金幫你分擔房貸

雨果以過去17年的生活理財經驗,分享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理財與投資觀點,希望透過分享與討論的方式與各位共同建立一個正確且可行的理財退休計畫。本文內容會包含股市投資、保險規劃、理財觀念、與商業想法。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
圖片放大

許多年輕人剛出社會,若是到比較遠的地方工作,尤其是離開家到外縣市,剛開始應該是租房子,但如果有打算長期在此城市定居工作,或是要結婚生小孩時,最終都還是會面臨到一個問題,我該長期租房子還是買房子?

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了解一下買房與租房的優缺點與風險。

租房的優缺點與風險

優點:居住費用相對較低、可依照工作地點更換居住地,不會被房子限制住工作機會、不需要負擔房屋修繕與政府稅金、若不喜歡居住環境或鄰居,可於租約滿後隨時搬離、可能可有較多資金進行投資儲蓄。

缺點:屋主可能隨時收回房子、年老後不容易租到房子、未來幾十年都需要支付房租、無法任意裝修或更換家具、租金調漲。

風險:遇到惡劣的房東、沒有如計畫的增加儲蓄與投資、年老後租不到房子。

擁有房產的優缺點與風險

優點:有安心與踏實感,不用擔心屋主不續租、繳完房貸就不需要再每個月支出房租、每個月支出固定,不用擔心房東每年調漲房租、房產未來可能增值、繳房貸也等同於在儲蓄,退休時可當作退休金來源、可任意裝潢調整家具。

缺點:目前的房價負擔相當高、工作地點受限於房子地點、人生各階段所需的房子不同,要換屋的時候相當耗費精神(買賣房子)、要承擔房子因天災人禍所造成的損失(漏水、火災、地震)、負擔房屋每年要繳的稅金與維護費。

風險:房價下跌造成資產縮水、房屋建造品質不良或天災導致永久性損失(海砂屋、輻射鋼筋、地震、火災)。

簡單的區分兩者的風險,租屋者必須要每個月支付居住費用,就算是60歲、70歲退休後也還是要有能力負擔這筆費用,退休金規畫上就必須要把這筆居住費用計算進去,而買房者則是將一大筆資產獨壓在一棟房產上,如果這棟房產因天災人禍有任何損傷,對於資產減損上會是很大一筆資金。

決定要擁有房產的人,除了要存到大筆的頭期款之外,應該都會擔心2件事情,一個是房貸能不能每期都付得出來,另一點是房價會不會下跌,房貸負擔的部分需要量敵從寬,不要把自己的生活費用壓縮到自己很難忍受,畢竟這筆房貸一付就是20年、30年。

我也不會設定房貸不要超過收入的三分之一這種條件,因為每個人的收入與需求不同,對於月收入20萬元的人來說,若他的生活習慣本來就很節省,每個月只需要用到5萬元,他可以背負到10萬元的房貸(二分之一)也不會對生活造成影響。

對於房價下跌,對購屋者來說會是一個心理層面的痛,也可能影響到退休規畫,很多人說自住的房子無所謂房價漲跌,但我卻不這麼認為。

第一,如果你花2,000萬元買的房子在20年後跌價到1,000萬元,等於你繳出去的2,000多萬元房貸(含幾百萬利息)最後只值1,000萬元,這是擁有房產最直接的資產淨損,就很像是買3C產品一樣,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但這筆資產淨損的金額太高了。

第二,如果你這間房產是有在你的退休規畫裡的,原本打算退休後可以將房子賣掉,拿回2,000萬元,到偏遠一點的地區花700萬元買間小房子養老,1,300萬元可以當作退休養老金,但房子貶值剩1,000萬元的時候,可能原本計畫要花700萬元買的房子價值剩400萬元,手上退休可養老的資金只剩600萬元,再加上幾十年下來的物價通貨膨脹,這筆損失會大大影響原本的退休規畫。

房價會跌嗎?

既然房產貶值的影響這麼大,我們應該評估一下發生的可能性有多高,根據一些客觀因素來看,房地產要大幅跌價的可能性相當低,我們不能排除1成、2成或甚至3成的回檔,但要貶值一半的機率相對很低,原因有幾點。

房地產、土地、重劃區等一大持有者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每年都需要支付保戶的理賠金與紅利金,他需要透過收到的保費做投資取得更高的回報,除了金融商品之外,台灣的保險公司也大量投資房地產與土地,透過商辦收租、土地買賣增值等方式收取獲利,金融保險公司不會願意看到房地產大幅貶值。

而且台灣的立法委員有很大的比例都擁有相當多的房地產與土地,透過修法、交通建設、城市規畫、與土地變更來讓自己手上的土地倍數增值,這些既得利益者也不會輕易的讓自己手上的資產貶值。

還有一些環境客觀因素,譬如建設公司過去10年買進的土地成本愈來愈高,原物料上漲也讓建築成本提高,如果房價貶值幅度過大,建設公司推出的新案子就無法獲利,所以新建案的開價價格可能會略減一些來搶客,但不太可能價格會一直降到低於土地與建築成本。

對於已經持有房產的人而言,若沒有非不得已的原因,相信沒有人會願意虧損賣房,假設某屋主當初以1,000萬元買進一間房子,就算房地產市況再慘,要賣屋的時候也會希望至少可以拿回1,000萬元,先不考慮當初的裝潢成本是否要回收,當初繳給銀行的利息是否也要賺回來,光委託給仲介賣房的4%手續費就不想要虧。

所以屋主的賣房底價通常至少會是當時購屋成本加上仲介費,也就是1,040萬元,再加上一些稅金等雜費,屋主可能至少會希望賣出1,050萬元,房子每轉手一次就要再提高4%,如果屋主連當初買房子付的2%仲介手續費也想拿回來,房子每轉手一次就會漲價6%,基於以上種種因素,房地產要跌價的機會相當低,而且只要房市熱絡交易頻率高,房價增長的速度還會愈快。

房地產要下跌的最大影響因素就是經濟景氣,要讓屋主願意虧錢拋售的最大原因通常會是貸款繳不出來了,貸款繳不出來會被銀行催繳,甚至最後房子被銀行法拍,而且會影響到個人金融信用,大部分人這時候會願意虧一點將房子趕快處理掉。有很多因素可能導致貸款繳不出來,譬如失業或被減薪、生活突然增加一筆必要花費(小孩教育、醫療看護)、或是利率升息造成房貸金額增加。

失業或生活費突然增加可能會發生在一小部分人身上,這些零星個案尚不足以造成全台房市下跌,但若是發生金融風暴之類的全面性經濟影響,造成大量公司裁員或無薪價,就有可能讓很多人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拋售房產,這個可能性通常可能是短期因素,不會造成房地產長期下跌。

另一個因素是政府升息,現在房貸利率接近2%,負擔相對輕,但如果政府長期升息導致房貸利率提高到5%,可能就會有很多人無法負擔了,不過這個可能性在目前看起來也也不高,美國已升息來到4.50%~4.75%區間,台灣目前的重貼現率只有1.75%,看起來,台灣政府並不敢跟上美國的升息幅度。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