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解析/空服員的罷工輿論紅利 正逐漸消失中

編按:長榮空服員罷工持續延燒,長榮航空到28日將維持約4成的運能,29日前也不接受訂位。但根據長榮最新取消航班資訊來看,網站已公布至6月30日,如同警示戰線將延長。長榮總經理孫嘉明在股東會後記者會上證實,會在周三(26日)公布7月受影響航班。
經濟日報為台灣財經新聞媒體的領導品牌,1967年4月20日,隸屬聯合報系,也是國內發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提供工商業界新聞、展覽、論壇、刊物、講座、網路等多元服務,經濟日報財經媒體集團擔負聯合報系財經數位平台的旗艦角色。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來源.翻攝自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圖片放大

這可能會是台灣史上最長的航空罷工事件。

昨日長榮航宣布再砍來回超過百個航班,到月底前每天停飛的班次預估都會破百,動作之大更甚當年華航空服員罷工。 儘管還有桃園空服員職業工會的空服員還集結在長榮桃園南崁總部,但雙方的僵持至今仍不下,為何此次長榮態度如此堅定強勢?又為何主管機關都很難插手?為何工會手段這麼激烈?若比較3年前和今天,或許可看出端倪。

社會氛圍已經不一樣
但3年3次罷工(含今年機師罷工),社會已經疲憊,這3次罷工事件加總起來影響幾十萬人,換句話說台灣有很多消費者有被突襲罷工的經驗,有一次「出不去或回不來」的惡夢終身難忘,工會享有的「罷工輿論紅利」逐漸消失中。

一位危機處理專家說,長榮和工會過去協商20次,幾乎兩方都沒有退讓,最後一次,也就是罷工開始的那天,當天的談判只進行1個小時工會就在直播下宣佈罷工,而且突襲式的只給1個半小時。

工會手段為何愈來愈激烈?「這就像吃止痛藥,當效果愈來愈差的時候,你只能愈吃愈重,反應的其實就是社會上對空服員同情已經麻痺,這也是工會不得不為的作法。」這位人士說。

訴求爭議性太大 政府也頭痛
這次工會8個訴求頗多爭議,也是讓社會輿論不比當年的關鍵,首先是外站津貼,這攸關公司成本,跟一般大眾無關,只要雙方喬好就好。而且各航空公司計算方式不相同且複雜,要求長榮要跟華航一樣邏輯奇怪。

再者禁搭便車條款連具有官股色彩的華航,當年都反悔不實施,弄上法院,更何況民營公司誰敢讓步?

最近討論非常多的勞工董事議題更具爭議,法學界看法都不一樣。一位網友就說:「這又不是黑道插乾股」,形容的有趣,卻也反應出連庶民都覺得奇怪的訴求。至今國內沒有相關法令要求民營公司設立勞工獨董,此議題要成形恐還需要一段長路要走。 但正因為訴求爭議多,相關主管機關幾乎不知道無從介入起,非常頭痛。

過去參與過罷工協商的航空公司主管說:「你如果跟我談過勞,那很簡單,我們就檢視是每一條航線是否會讓空服員很累,逐條去改善,相對單純。」

「反觀這一次的禁搭便車條款、勞工董事幾乎只能說要或不要?官方跳進來協調的壓力會更大」。這位人士分析,工會放了太多爭議的訴求進來,反而會模糊了焦點,不知道工會要的到底是什麼,也因為如此社會給予的關注當然不比3年前。

※本文由經濟日報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26家公司股利破百億元 19家殖利率逾4%
超級地雷戶? 南港這社區8戶賠千萬出場
股民非懂不可 10大台灣股票之最
300億美元的代價 任正非首度說明川普封殺華為的衝擊
存ETF正夯 三招衝高收益

責任編輯:黃雅苓
核稿編輯:呂宇真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