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變有錢,先把偶像劇癮戒掉吧!真正的富人生活超簡樸,可能是公園慢跑的路人

Mr.Market市場先生,出自於班傑明‧葛拉罕的著作 《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 (中譯 :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書中提到的一個虛構人物。
他是葛拉罕最喜歡的一則虛構人物,每天都會造訪投資人,提出買賣股票不同的價格。Mr. Market給的報價大多時候都很合理,但偶而也會非常的瘋狂,投資人可以自由地決定是否買賣或者完全忽略他給的報價,即使拒絕,Mr. Market也並不介意,明天他仍然會再次登門造訪,再次提出不同的價格。
葛拉罕的這則寓言提醒投資人,不該把Mr.Market在市場中隨興的報價當作股票真實價值。然而當這位市場先生犯傻的時候,投資人要勇於從中獲利。投資人若不想參與其中,則應該緊閉大門,別受市場先生的報價干擾,只需領取股利和受益於企業成長即可。
部落格:http://www.rich01.com/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Market.tw
想變有錢,先把偶像劇癮戒掉吧!真正的富人生活超簡樸,可能是公園慢跑的路人

今天市場先生要分享一本很有趣的書《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這本書我會列入學習投資理財的必讀書單之一,我認為它傳達的觀念與資訊,重要性不亞於另一本書名很類似的《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這本書最早是第一版是在1996年就出版,原英文書名是《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鄰家的百萬富翁》,是一本非常經典的財商書,在看許多投資理財書籍時常常會看到這本書的內容被引用。不過因為距今已經23年,書中的許多統計金額數字要做通貨膨脹調整會比較有參考價值,(期間美國物價大概上漲80%、房價上漲150%左右)。

先簡單用一句話談這本書:
這是一本透過真實的訪談,讓你了解大多數有錢人的真實生活與想法的統計研究報告。

作者實地訪談500位資產淨值百萬美金以上的富人,以及對11000多位高資產淨值或高收入的富人做問卷調查,真實的紀錄下他們對生活以及財務的規劃,以及對各種事情的看法,從中會發現到其實有錢人的想法和做法,很可能真的和你認知的完全不一樣。

市場先生自己看完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心得:「不要看太多偶像劇,否則你很難變有錢。」原因你繼續往下看就知道。

以下摘要出我印象最深刻的幾個重點:

1. 該怎麼定義真有錢和假有錢?
這本書是一個調查研究,作者想要了解大多數有錢人是否有共通之處,因此第一步要先定義出什麼是富有。

富有並不等於高收入

否則有些NBA職業運動選手或明星就不會陷入財務危機,他們收入雖然高,但實際上理財做得並不怎麼樣。

衡量一個人的財務狀況好壞,要考慮3個因素:
1. 年收入
2. 目前累積的淨資產
3. 年齡

怎樣才算理財做得好?作者給出了一個明確的計算指標:
(年齡 x 年收入 /10) – (財產繼承) = (應有的資產淨值)

超優理財族:實際資產淨值 > 應有資產淨值2倍
超遜理財族:實際資產淨值 < 應有資產淨值1/2
一般人:介於中間

例如:
你目前61歲,年收入235000美金,假設沒有財產繼承,你合理的淨資產應該是61 x 235000 / 10 = 應有的資產淨值是143.35萬美元

如果你的實際淨資產大於143.35萬美元的2倍,也就是實際資產大於286.7萬,代表你的理財很成功,書中稱為超優理財族。

如果實際淨資產小於143.35萬的1/2,也就是小於72萬美元的話,代表理財非常失敗,書中稱為超遜理財族。

有錢人門檻並不是太高,作者認定的有錢人,指的並不是土豪。

你不必是上市公司的董事或總經理才能達到作者定義的超優理財族,舉例一位60歲老師如果平均年收入100萬,那計算過後他累積資產只要有1200萬,就可以歸屬到超優理財族。

台灣人雖然收入比較低,但消費儲蓄觀念普遍都比美國人好,要累積到這個資產並不是太難,當然也並不容易,如果真的能達到,那財務上通常表現得還不錯。

許多人也許坐擁高收入,但資產卻沒有累積(高收入/低淨值族群)
許多高收入族群,很可能月入超過30萬,擁有跑車、穿高檔西裝、帶名錶,擁有漂亮的房子,但如果問及他們淨資產,很可能甚至不到500萬,而大多數的收入都拿來支付貸款以及生活消費。

有趣的是,作者的衡量方式扣除掉了「財產繼承」原因是因為財產繼承無法衡量一個人的財務能力,如果不知道這個人財務能力好壞,從他身上得到的資訊就沒有參考價值。

書中統計,僅19%的有錢人曾經收到從遺產或信託基金來的收入,這代表想踏入有錢人的門檻,並不一定需要祖上積德也能辦到。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