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ce努力讓自己做可以做得練習,包括拼字練習,每日寫日記,希望能夠延緩症狀發生。生病最令人沮喪的,就是無論你是誰,都不能夠依據自己的希望控制病程發展,即使Alice是認知心理學教授也一樣會體驗到疾病的失控。
你想,女主角如此清醒地面對自己生病的事實,就像教科書一般條列式的一項一項發展下去,在一項項症狀前面打勾,心裡有多麼複雜與艱難?
隨著失智症的宣導越來越普及,現代人對於失智症的了解也比過去深入了許多。一般人對病程的了解可能無法和女主角Alice一樣透徹,但失智症初期,當事人多半都具有清楚的病識感——知道自己罹患了失智症,症狀不可逆,只會越來越糟。
健忘本來就會給人帶來困擾,何況是知曉自己罹患了失智症?
失智症背後代表的,遠超過一個人的記憶喪失。失智症代表的,可能是一段關係的失落,有一天可能認不出自己的親人。失智症代表的是失去成長中習得的能力,有一天你會退化成孩子,吃飯如廁都需要他人照顧。
罹患失智症的初期,有沮喪、憂鬱感是很正常的。要求任何一個人,在面對關係失落、能力喪失時,還要保持樂觀開朗,根本不切實際。
面對失智時,請不要拿走你感覺哀傷的權利!與其一個人承受這些,又找不到方法調適,不如直接與家人坦白。就像《我想念我自己 Still Alice》的主角Alice一樣,直接向伴侶與孩子坦白自己正在走一條無法回頭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