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理財與生活」
效率理財王,大學保險系畢業,但沒當過一天保險業務員。喜歡旅行、閱讀、關懷流浪狗。
部落格2011年成立,累積200多篇理財文章。三大主題:應備存款、指數化投資、純保險。針對上班族一生會遇到的理財問題:存退休金、醫療費、買房、買車、旅遊等,推廣「投入最少的時間、金錢」,達成「最有效率」的投資成果及保險保障。
節省下來的時間與金錢,留給更重要的家人及自己。截至2018年止,與太太共同旅遊10個國家,包括21個城市,最遠的是冰島。
官方網站:http://selfinsurance1911financenote.blogspot.com/
臉書:效率理財王
分析5:個別風險
儘管一個國家的房地產價格,長期平均值是上漲,但是,單一個別房地產就不一定了。
我們聽到的那些,房地產賺大錢的經驗,其實存在著「生存者」誤差:只有賺錢的生存者,會被知道。其他在房地產賠錢的人,那些沒有存活下來的,電視不會報導,理財雜誌不會採訪,當事人也不好意思張揚,我們自然不易得知。
造成一個國家內,房地產價格不同之原因很多,但我個人認為,主要可歸納出兩個。
房地產的城市差異
我居住的城市,離台北市有好幾個小時的車程。高中同學曾說過,四十年前,他父親大學畢業後,曾在台北工作一段時間,現在的東區忠孝東路一帶,當時許多都是一大片長滿雜草的泥土地。如果那時隨便買個幾塊地,放到現在蓋成大樓,肯定賺翻了。
可不是嗎?現在台北市東區,一棟商業大樓的市值,在我居住的這種,沒高鐵的「鄉下地區」,或許可以買十棟樓房了。
同一個國家內的不同城市,由於交通及工商業的發展程度差異,房地產價格可能天差地別。然而,即使同一個城市,但座落不同地段,房價其實也會有很大的落差。
房地產的地段差異
我記得,老家有位鄰居爺爺,小時候看到他,經常是捲起褲管,一副剛從田裡耕種回來的樣子,頭戴斗笠、騎著一台舊舊的腳踏車、肩上扛著一根鋤頭(我知道這樣騎車很危險,請勿模仿)。他在民國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在某處買了幾塊農地。
買了若干年後,其中某幾塊地,遇到政府的都市計畫,在他的農地開了大馬路,原本便宜的農地(只能耕作)變成了很值錢的建地(可以蓋房子)。據推測,那些土地一下子增值了幾十倍(或幾百倍)。
即使如此,這位爺爺還是照樣每天戴斗笠、騎腳踏車去種田,生活沒有因此改變。但他的孩子就不同了。他的子女沒有一個人從事農耕,都是收房租的包租公、包租婆,每個人都有好幾棟房子在收租金。
我爺爺在民國五十、六十年代,也有買幾塊農地。直到現在,四十幾年過去了,依然還是農地,且周邊一片荒蕪,賣不到什麼好價錢,就一直擱著。所以,我爸跟我,都要靠自己的勞力去當上班族賺錢,沒辦法成為包租公,哈哈。
我爺爺跟鄰居爺爺,一樣買農地,為什麼會有這麼不同的結果呢?運氣。鄰居爺爺運氣比較好,我爺爺運氣不好,其實就是這樣的差別而已。撇除內線消息這種特殊(違法)情事,沒人能夠「事先預測」哪個地段的農地,會遇到都市計畫,然後地目變更成很值錢的建地。
同一個國家,房屋的長期投資報酬率,會因為標的物座落的城市與地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這就是投資房屋的個別風險。但指數化投資股票不會有這問題。指數化投資是取得「整體市場」的報酬,不管你在哪兒交易,買的標的物都一樣。標的物報酬多少,每個持有人就拿到多少報酬。
比如,買台灣50這種指數型ETF,無論你在台北市,在屏東縣,或者在金門、馬祖、澎湖,你買的台灣50,跟別人買的台灣50,都沒有任何區別。比如,持有十二年半,總報酬147%,那就每個持有十二年半的人,都能取得147%的報酬。沒有人會拿到比較多,也沒有人會拿到比較少。
〔關於單一個別房地產的地段差異,還可以買進「持有很多個別房地產」的REIT(不動產證券化),適度分散地段風險。不過,那要另外寫一篇文章來討論了。]
小結
幾百萬元或兩、三千萬元,可以買一棟個別的房屋。但也可以透過一個指數化投資工具,分散到50間不同產業的股票,享受全國市值最大的50間公司的經營者,一起工作打拼的成果。
前者的脫手時間,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後者的脫手時間,只要短短兩個工作天。
前者沒有資產「變現」的彈性,想變賣成現金,要整個一起賣掉。而後者,可以部分賣出,變現其中一小塊就好。
已經有了一間自住房之後,還有多餘的錢要投資的話,是要將所有的錢,集中在單一個別房屋,面對不確定的城市、地段報酬差異風險,還是要分散到很多不同產業的股票,取得整體市場報酬呢?答案就在你的心中。
(本文撰於2016年8月。原本的文章,寫於2011年,在「無名小站」上發表。由於無名小站已經關閉,所以將舊文章整理,重新編排)
免責聲明:
▲作者與各建設公司、元大投信、綠角財經筆記等,均無任何利益往來。
▲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已儘可能精確完整,但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如有疏誤歡迎來信留言指正。
▲此篇文章,不應被視為股票、基金或ETF之招攬。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如因此造成投資相關損失,本格不負賠償之責任。
本文獲「效率理財王」授權轉載,原文:房地產2-11買「投資房」要知道的事02:賺價差,存房VS存指數(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