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不借錢,眼睜睜看鄰居自殺...投資大師都有的3個罕見特質,你具備嗎?

anue鉅亨網1999年創立至今,不只是間財經新聞媒體,也是一間協助投資人決策的科技公司,我們陪伴許多台灣投資人成長,一直深受投資人信任,2015年開始將創新能量聚焦於協助投資人獲得做出精準投資決策的資訊。我們相信透過科技與創新來重新定義金融產業,能協助投資人更快速精準地找到投資契機。

同時,投資往往是一個從感性中出發,最終到達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會面對很多的干擾,如果沒有能力排擠和剔除這些干擾,就會半途而廢,因此還需要一種冷酷無情。

索羅斯曾預感到鄰居因資金困局想要自殺,而腰纏萬貫的他卻無意借貸。鄰居真的自殺後,他也不過淡淡的說了句「這不是救與不救的問題。一個人做錯了事,是應該自己去承擔的。是他自己的命,由他自己掌握。」

巴菲特的小兒子皮特為了發展音樂事業,曾開口向父親借錢,也是皮特唯一一次向父親借錢,卻被拒絕了,巴菲特的理由是「錢會讓我們純潔的父子關係變得複雜」。

後來皮特氣憤地去銀行貸了款。他說:「 在還貸的過程中,我學到的遠比從父親那裏接受無息貸款多得多,現在想來,父親的觀點對極了。」

其實索羅斯和巴菲特的例子,真正的含義在於,如果一旦投身於某一項事業,實際上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如果過於糾結於生活中的問題,情感過於細膩和豐富,就會失去更多精力,這種冷酷無情背後,是一種對社會貢獻最大的價值產出方式。人類從封建裙帶關係社會,到契約型社會,實際上是效率的最大化,冷酷無情背後,是另一種成就別人和觸動社會進步的方法。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