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停損、要重押一檔股票還是分散...史上最有名的投資大師,答案都不同,你該怎麼辦?

作者為財務規畫師(CFP)、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2014年第一季美國大型成長基金第一名、基金截至2016年底過去5和8年的年均複利分別是12.5%和17%。著有《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

FB: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該不該停損、要重押一檔股票還是分散...史上最有名的投資大師,答案都不同,你該怎麼辦?

編按:本文為《一張圖看懂10位投資大師的致富之道》一書推薦序

投資與人生的見林與見樹

投資領域的學習,見林重要,還是見樹重要?如果都重要,何者為先?本書的十位大師,幾乎都有著作,何不就直接閱讀他們詳細論述的書呢?

這原是我的疑問,讀完本書後我有了不同的看法。這有點像李安拍攝《臥虎藏龍》有一場景安排的用意,把章子怡和楊紫瓊的一場對決,放在武館裡而且門關起門來打,藉此把中國十八般武藝的兵器,好好介紹了一番,這樣老外才能夠知道,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和派系之多,所以人稱之為江湖,投資也有股海之稱,海大於湖,派別之多自是令人眼花撩亂,投資者的學習,若一開始就能一睹見林的全貌,再依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鑽研所中意的學派,這時再一窺堂奧,更有其效益。

十位大師的投資哲學和操作手法,有些相似而多數卻南轅北轍,如不經比較,一頭栽進,原本想的是停車借看楓林晚的相思林,卻發現盡是高聳,看得令人脖子酸的高山冷杉。敗興倒不至於,因各有其美。但時間有限,若不能好好專研一家之長,使其發揮得虎虎生風,而淪為樣樣通、樣樣鬆,不僅不能獲得投資成果, 繳了昂貴的學費,還和想過的生活大不同,那就不如一開始見林,有了宏觀的全貌,了解真想尋幽探訪的位置,再好好徜徉其中,這會更見樂趣和收穫。

你要不信, 看一下這是十位大師的操作風格和投資哲學,有許多是大相逕庭, 因為彼此的背景不同,面對的環境不同,這些差異性,投資者要是事先不做一個了解和對比,就可能畫虎不成反類犬。

例如,以新興國家市場為投資標的墨比爾斯強調(分散持有),而有股神推手之稱的蒙格則偏好(核心的集中投資),因為新興國家股市的流通性不如成熟的已開發國家,公司規模的大小,面對全球市場的競爭利基,都還達不到世界級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分散持有是對風險的控管。

投資該不該有停損的操作?那要看你問的是哪一位大師?有技術分析成分的威廉歐尼爾,他的停損落在切入點的7%,未經練習或有一定功力的人,股市一個震盪很容易就觸及而出場。像台灣的績優公司台積電,自從1987年上市以來,成長超過40倍,不懂操作者,左邊一個停損、右邊一個停損,在停損機制中被砍得面目全非,慘不忍睹。成長學派的彼得林區,卻告訴投資者:「 股價下挫,永遠不是賣出股票的好理由,當公司基本面還是很好,股價卻下跌時,不但要抱緊持股,最好逢低加碼。」他說:「投入股市需要堅定的意志,因為股市總是把意志不堅定的人拿來墊背。」

歐尼爾與林區的操作幾乎是完全相反,兩者投資哲學不同,切入點也完全不同,彼得林區對公司的營運和財務報表等基本面不僅知之甚詳,可以說鉅細靡遺,這就不是歐尼爾靠資料庫的篩選可以比擬,那個基本功夫下的深淺是不一樣的。

再則,葛拉漢所考慮有「安全邊際」來保護投資,和科斯托蘭尼的所謂「投機」,兩者對投資報酬的期望和目的不同,這些不同的操作風格,不經比較就容易見樹而不見林,投資者也就此可能誤入。

不同的投資哲學和操作手法,所需要投入的管理時間也大不相同,可以說,大師的成功手法可以學習,可以靠近,但是要做自己,特別是要和自己想過的生活作結合。

主動投資好?還是被動投資?在我看來兩者都好,各有其適合的對象。想要參與經濟的成長,但用最少的時間和成本,那麼約翰.伯格的指數基金投資法,這種被動的操作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還能搭配資產配置(Asset Allocation)的概念,將會表現得更虎虎生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藉此深入延伸探討這個議題。

想要獲得超額的投資報酬者,主動投資的操作自然是不可迴避的選項之一, 本書中多數的大師都是這個主動操作的學派,難嗎?彼得.林區說,股票的漲跌比一般人想像簡單得多,他是以業餘投資者散戶的方式來思考選股的策略,話雖如此,讀者也可別忘了,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他的績效可是每週超過80個小時所換來的,這還不包含他的經驗和天資。

那誰是你心儀的大師,也可模仿的呢?一次呈現十位大師的投資哲學和風格, 正是本書的價值之一,就算不喜歡投資的讀者,也可以藉這本書發現成功者的特質,許多大師竟然是跨領域的,例如:蒙格原是學習法律;墨比爾斯竟然是學習藝術;也有熟悉音樂的高手……。有趣的是,這些大師對藝術、哲學、歷史和音樂都有涉獵,這提供了他們在投資分析和決策時的另類養分,不容小看。

其中油神(編按:能源大亨Boone Pickens)的經歷也很精彩,年近七十的他一夜之間失掉健康、婚姻和事業,人生最後峰迴路轉,油神最後所做的彌補算精彩,但也引我些許沉思,一開始如果就有這樣的人生高度,會不會少一點遺憾呢?還是我們人生注定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在見樹見林反反覆覆中體悟,投資與人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啊!

除了大師們的相異之處外,成功的投資有其共同點嗎?當然有,讀完本書你就會發現被提到最多的四點:一、做你最熟悉的;二、學會情緒控管;三、以簡馭繁;四、有勝算時的奮力一擊和加碼,還有更多的相同點留待讀者來發掘。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 重點不在談投資技巧之「術」,而是投資的「心法和觀念」,一如廣告一則,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心法和觀念亦如是。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