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先後任職於台灣金融研訓院、文化推廣教育部美股老師。在銀行服務過上千位客戶多年後,發現投資潛藏著一套邏輯原則,並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套獲利理論。你覺得投資獲利很難嗎?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難,真正難的是操控高達百億與千億的資金,與追求每年20~30%的高報酬率。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如果你的金額與報酬率沒有要求那麼高,你會發現,只要掌握訣竅,美股獲利比你想像穩定容易。
高盛
等族繁不及備載。我們不用預測出股市接下來會大漲,只需要記得:在股價跌破藍色的線(年線)之前,打死我都不賣!這樣就好。這樣就能搭上大漲的順風車。
只有大漲年的股票才會這樣嗎?不是的。只是大漲的年頭,呈現這種現象的股票較多。在沒有大漲的年份,仍然有股價一路上揚、且保持在年線上的股票,只是較少。
以2011年為例(S&P500指數上揚0%)
麥當勞
剛剛提過的Apple
剛剛提過的星巴克
其實,除了股市大幅下跌的股災外(像科技泡沫化、金融海嘯等)每一年都有股價持續上揚、且維持在年線之上的股票。每一年都有公司發揮馬太效應,進入正向循環。
但,持有的每檔股票都會這麼理想嗎?不可能的。
股市有大漲的年頭、大跌的年頭;有走勢亂七八糟的年頭,也有平淡的年頭。只有當整體股市大漲時,才可能每檔股票都如此理想。
可是,當股市表現不佳,跌跌撞撞、忽漲忽跌時,我們只要持有一檔進入正向循環、股價持續上揚、且在年線之上的股票,就有機會超越大盤。
這就是動能投資術的核心原則。也是順勢交易哲學中「截斷虧損,讓利潤向前奔跑」的體現。
本文獲「百舜的美股&投資專欄」授權轉載,原文:如何抓住大漲-投資中的“馬太效應”
作者簡介_百舜

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先後任職於台灣金融研訓院、文化推廣教育部美股老師。在銀行服務過上千位客戶多年後,發現投資潛藏著一套邏輯原則,並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套獲利理論。你覺得投資獲利很難嗎?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難,真正難的是操控高達百億與千億的資金,與追求每年20~30%的高報酬率。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如果你的金額與報酬率沒有要求那麼高,你會發現,只要掌握訣竅,美股獲利比你想像穩定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