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先後任職於台灣金融研訓院、文化推廣教育部美股老師。在銀行服務過上千位客戶多年後,發現投資潛藏著一套邏輯原則,並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套獲利理論。你覺得投資獲利很難嗎?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難,真正難的是操控高達百億與千億的資金,與追求每年20~30%的高報酬率。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如果你的金額與報酬率沒有要求那麼高,你會發現,只要掌握訣竅,美股獲利比你想像穩定容易。
寫在前面:
那天,我很沮喪。
那是2009年9月的某個週末。我沒出去玩,待在家裡盯著股市線圖發呆。天空很藍,心情卻很灰暗。
美國股市一直往上漲,但是我卻賠錢。這怎能不沮喪?我太早停損,被股市清洗出場。出場後卻眼睜睜看著剛賣掉的股票揚長而去。
「到底哪弄錯了呢?」我不斷地想著。
忽然,像通電似的,我頓悟了一件事:真的假的,只要這樣就好!?!?!?
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圍繞著這個領悟,又經過整整四年,一個完整的投資策略「動能投資術」才大功告成。
所以,這個領悟到底是什麼?
請容我賣個關子,留到文章後段再說~(溜)
各位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他家境富裕,小時候可以請最頂尖的家教補習,因此念起書來事半功倍,成績優異。如果他又不笨,又勤奮努力,就能因此念到台大,甚至進入長春藤聯盟等國際名校深造。等他進了大學後,認識更多一樣努力或家境富裕的朋友,他就會擁有更優質的人脈。而等到他畢業後,因為這份優秀的學歷,找的工作會比一般人更好。
而又因為有優質的人脈,所以當需要向外部求援時,他更能做到比同輩優秀的績效。所以升遷更快。
或者,他從小琴藝就出眾,鋼琴天分很高。小時候因為會得到大人的稱讚,所以他更加投入和專心。而因為他比大多數人小的時候就開始練琴,所以得到了全校冠軍。校方為了學校的榮譽,派出全校最好的老師幫他特訓。然後,他因為受到特別的栽培而得到了全市的冠軍,因此得到更好的老師,掌握更深的鋼琴技巧。接著,他就能憑藉這個優勢,得到比一般人更好的機會。
這就是「馬太效應」。(典出《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美國暢銷書《異數》解釋了這個道理:一個孩子剛進入小學時,只比同儕多一點點的優勢。但就憑藉著這一點點的優勢,他能累積更多的優勢,最後,形成巨大的優勢。
這是個正向循環:
而股票也有類似的現象,很多人稱這種股票為:強勢股。
投資裡的馬太效應
還記得第一代iPhone的發表會嗎?那是在2007年的1月9日,距離現在已經9年。Apple發布的第一支iPhone,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也吸引了第一批使用者。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優勢。
第一批使用者買來後會做什麼呢?他們會炫耀給別人看,會上網發表評價,會給Apple回饋。
而那些「被炫耀」的人們會做什麼呢?有人可能會加入使用者的行列,更多人可能選擇觀望。
而,Apple又會做什麼呢?他們開始有了回饋,可以根據使用者的意見來讓產品更好。因此,後續的iPhone開始能裝自己想要的App,開始能自己設定待機畫面,開始能自己設定鈴聲。而設計也越來越美,越來越簡潔。這是個正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