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有錢第一步:不要再去逛「均一價39元」商店了

1982年生,考過公職也當過上班族,曾擔任金融研究員。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425萬元資產,實現了人生第一階段的財務自由目標。

著作:《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emily0806/?fref=ts

購物 消費 購物籃
圖片來源:dreamstime
圖片放大

大家想到「存不到錢」,首先第一個直覺就是「賺太少」,可是這只是其中 1 個理由。事實上,就算賺很多,但分配不當、使用不當,也是會變成「月光族」的!以下就幾種花費模式,探討很多上班族「存不到錢」的原因,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

原因 1 : 月初花大錢、月底吃泡麵

有的人每個月的月初拿到薪水之後,或許是 4 萬元、或許是 8 萬元,在那一個瞬間,心理上會覺得自己的現金充沛、有很多錢,因此花起錢來會特別大方…...直到月底前,就捉襟見肘,甚至吃泡麵度日。

把錢存下來的解決方案 : 列預算、分子帳戶理財

月初一領到薪水,就直接把錢按照預算比例,分成食、衣、住、行、育、樂、儲蓄、雜費等各項費用,放在不同的子帳戶中專款專用,甚至子帳戶還可以再細分成 4 ~ 5 個禮拜的費用,放在不同信封袋中。

當錢分配好之後,就會發現所謂的「領到一大筆錢」,其實扣掉每個月的必要開銷、再分配到 30 天,每天可以用的錢是有限的,因此心理上比較不會因為覺得帳戶還有很多錢而任意花用。

原因 2 : 先忍耐、後爆發的循環

還有一種模式是:有的人每個月都立志要儲蓄,並且想辦法存更多的錢,所以剛開始省吃儉用、忍耐度日,但忍耐到一定的程度,反而爆發了,買了一些昂貴的東西來「犒賞自己」。接下來又陷入懊悔中,覺得自己不該那麼浪費,又更加立志要勤儉、忍耐、儲蓄,然後又開啟了新一輪的循環。

把錢存下來的解決方案:用替代方案

我覺得用「忍耐」的態度來存錢是無法長久的,過度的節儉苛扣自己會造成反作用力,所以與其一直在「忍耐-爆發」的循環中擺盪,不如不要過度壓抑自己的欲望,但尋找比較便宜的替代方案。

例如喜歡看電影的人,假設台北首輪戲院的票價是 300 元,平日使用某些信用卡,可以把花費降低到 150 元 ~ 200 元左右。若不追求一定要看首輪電影的話,150 元可以看 2 部 2 輪電影,甚至是租一片 DVD 約三五好友來家裡觀看分攤費用,每個人花不到 20 元。

原因 3 :大錢不花、小錢不斷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