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保險用不著買!看了這張圖,會意外幫你省下很多錢

保險不是越多越好,買錯了保險比不買保險還糟糕。在「保險大不同」網站中,整理了醫學以及官方資訊,並且用條款、法條的層面,為讀者分析各種保單的適用性。

原本只是因為家人發生重大變故而研究了好幾年的保險,後來在親友的力邀之下加入某保險公司,但接觸舊保戶時,發覺怎麼大家都買保費高保障低的商品?

『保險應該要用小錢換取大保障』
『保險應該要優先保障較大的風險損失,再考量較小的風險損失』

因此決定轉進保經業,並利用時間去進修法律、條款、核保、理賠、醫學等相關課程,期望有更多的能力幫助大家。

網站:保險大不同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nsuranceFact

相反的,如果換成意外死亡,一年內意外死亡率為0.3%,則每100萬保障的保險成本只要300元,就算加上營運成本,總保費大概可能只要400元左右,那麼100萬跟400元比較起來差異極大,而這個風險損失也不是我們可以自己承擔的,那麼這時候用保險來轉嫁才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按照損失幅度與發生頻率選擇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

若依照風險發生的頻率(機率)、損失的幅度,可劃分為四個象限,包含了【頻率低損失低】、【頻率低損失高】、【頻率高損失低】、【頻率高損失高】。

而在「風險管理」的理論上,【頻率低損失低】適合風險自留,【頻率低損失高】適合風險轉嫁,【頻率高損失低】適合風險降低,【頻率高損失高】則建議選擇風險規避,用下圖來表示:

從前一段的案例可以看出,頻率較低、損失幅度較高的越有投保效益,而影響頻率的還有年齡、職業、健康狀態。例如癌症到了老年罹患機率過高,就不一定適合以「風險轉嫁」為主,可能以控制飲食、運動等「風險降低」策略,以及自身資產來「風險自承」,不足額的再由保險來做轉嫁,讓保費不至於負擔太大。

又例如身體狀況已經出現問題要投保醫療險,或職業風險過高的消防員要購買意外險,可能保險公司也不會承保了,就算能投保,成本也過高,可能就只能選擇「風險自承」了。

當然,損失金額高與低這是一種相對值,取決於個人財力,如果你自身資產很高,全部都要用「風險自承」,那也無可厚非(例如彎下腰撿100元美金都嫌懶的比爾蓋茲~哈),但若現階段財力不足以承受所有風險,那麼事前的「風險管理」就是你不得不做的必要準備。

先檢視個人及家庭的風險,並做好分類

有了前面的基本觀念,以下來跟各位舉例解說如何管理。生、老、病、死這是人一生當中都會面臨的,而若以整個家庭來說,甚至還多了一個叫做「責任」,因為這個「責任」使得我們不能只看自身的風險,只要有任何的風險會造成家庭的經濟負擔,都是必須要事先做好規劃,那麼下方我列舉一些可能會面臨的風險: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