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操盤手鍾兆陽,轉戰香港投資圈經驗談》投資A股,先搞懂官僚和政策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陸股
來源:商業周刊/楊文財攝
圖片放大

一位操盤台股10年的明星經理人,要如何從零開始、重新學習操盤中國A股?他又會看到台股與A股有怎麼樣的不同?

今年5月,曾多次獲獎的前德盛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鍾兆陽傳出被調往香港的消息,震驚業界。鍾兆陽到香港後,加入德盛大中華股票團隊,並操盤一檔在台灣沒有核備販售的A股基金,讓他成了外資投信所培養的台灣本土經理人中,被調往亞洲總部,打「亞洲盃」的首例。

鍾兆陽於2005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人、2006年9月轉戰德盛安聯、操盤德盛台灣大壩基金。他從2011年開始嶄露頭角,報酬率經常打敗指數,且年年都是台股基金前段班。而他更是「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成立以來,唯一一個連續3年獲得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台灣股票型」基金獎項的經理人。

半年過去了,台港兩地不同的操盤經驗,鍾兆陽有何體會?「如果我們畫一個軸,最左邊是bottomup(由下而上選股)、最右邊是top down(由上而下偏重總體分析),我操盤的第一天,是從最左邊開始的。而到了香港來,這個線還在不斷往右邊移,」鍾兆陽在香港接受《Smart智富》月刊獨家專訪時強調,以下就是他眼中所見兩邊市場的差異:

鍾兆陽觀察到第一個台股與A股的不同,是因為中國股市涵蓋產業多元,也更需要用「巧力」,學會借力使力。鍾兆陽分析,在台灣,券商配置的台股研究頂多10位左右。但在中國、香港,券商的研究員配置動輒上百人,每個人有專精領域。更有許多大學教授或顧問,因替大陸做高端研究計畫,非常清楚產業動向。「不管來自東南亞、中國、西方,你都可以找到了解夠深入的人來談,」鍾兆陽強調。

「在台灣,大部分是靠自己、或靠團隊。在這裡最大不同是除了靠自己、團隊之外,還要靠券商和中間人,」鍾兆陽強調。學會利用中間人的角色,借力使力,可以讓自己快速掌握狀況。

另外,兩邊還有一個差別是市場重視的東西截然不同!「我們可能會關心太多『由下而上』的東西。但是在這裡,他們問的比較多是政策、未來投資計畫。『計畫』在這裡特別重要,」

在大陸拜訪公司,同業幾乎沒人會問這些問題。反而是一開口就問,「有什麼計畫?你上次講的計畫,現在做得怎麼樣?國務院的政策你們怎麼因應?」幾乎所有時間都是在談未來的「計畫」。甚至不乏天馬行空的計畫,例如房地產公司告訴你,他要靠購併去經營電子商務。

對一個在台灣受過紮實基本面訓練的經理人來說,往往聽到這些,會先質疑其可行性。然而,經過半年的洗禮,他漸漸發現,如果不能因地制宜、衡量這些「計畫」對A股的意義,反而會錯失上漲的機會。「在A股很牛的時候,『他們打算做什麼』,就是道地的A股的影響因子!所以變成你要follow(追蹤)得很準,要知道每家公司打算做什麼、這些可以讓行情持續漲到什麼位置。A股的這些影響因子,在以前台灣不是這樣看的!」鍾兆陽說。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