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資訊

30、40、50歲,防老最該做的事》30歲世代:及早認知人類老化過程

為了避免自己與家人落入長期照顧的境界,不管你現在是30、40、50歲哪個世代,預先做好準備,才是比「瞎操心」更重要的一件事。
由《商業周刊》出版部門編輯之專業主題式雜誌,定期出版關於投資理財、職場競爭力、生活健康等不同議題之刊物。

所謂內部標準,當然首推「無障礙環境」;其次,則是坪數不大、容易清潔與打掃。最後,如果考慮要與年長父母同住,也要及早納入換屋準備、溝通,以協助父母適應自己的居住環境。

像張淑卿的弟弟,很早就在家裡準備一間孝親房,也準備了一把鑰匙給母親,讓獨居在宜蘭的母親隨時來住,「這樣的做法很重要,才能讓母親有『歸屬感』,」她說。

為何及早安排住所很重要?張淑卿解釋,對年紀大的人來說,換屋就像「換一個新社區」,也就是將其原本習慣的生活環境連根拔起。「年紀越大,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越差;與其年紀大了更不願意『移居』,還不如趁早做好周全打算。」

涂心寧則提醒,這個世代的子女,在心情上,要多了解並體諒父母身心的問題與困難。不過,40歲世代的父母,剛好是戰後嬰兒潮世代裡的「閱讀世代老人」,對於外界資訊接受度高,所以,只要子女懂得用道理或正確說法,其實很容易與父母溝通、討論。

50歲世代:為退休做好各項準備

50歲世代,父母大多已年邁,張淑卿對此世代提出3大課題:

第1就是「簡約的生活」,盡量少買東西,理由很簡單,因為東西一多就需要常常整理,一旦年紀越來越大,不但無力、沒時間去整理,且分類及整理的能力也越來越差。而且家裡的東西越堆越多,還會影響到行動上的安全,所以她特別強調每年大掃除最是重要的,而且不要找人來打掃:「因為家政婦只能幫忙打掃表面的清潔,卻不能幫忙決定哪些東西該留或該丟?」

張淑卿建議,子女可以藉著定期探望的機會,順便幫父母整理東西,一邊也可以進行「懷舊」(回憶)治療,強化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減少父母失智的機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