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慘還更慘!7成勞工月薪不到4萬...已經十幾年了

從最新的財經時事和民生政策出發,從中發掘正確的投資與理財觀念,並且以統計數據為基礎,即使是小資族,也能擁有投資理財自主權,決策可以有所依據,而不是人云亦云。 作者為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經營USA STOCK的美股投資部落格,討論指數投資、價值投資等各種投資哲學與資產配置方法,目前為PTT全方位理財規劃顧問討論板以及海外投資板兩個板的板主。

自由時報在2月24日刊登了「勞工慘非錯覺 7成月薪不到4萬」的報導,其中提到月薪四萬以下的勞工高達70.1%,當天馬英九總統的「台灣加油讚」粉絲專頁就貼出了國民黨文傳會所製作的文宣來回應,說國民黨執政前五年(2009到2013年),至少有兩年超過30%的勞工月薪超過四萬,但是民進黨執政前五年(2001到2005年)都沒有超過30%。因此,國民黨勝出。

我從主計總處下載了原始數據,並且作成圖表,同時也完整呈現了過去陳水扁與馬英九兩位總統執政期間的完整樣貌,可以發現兩者的差異不大,陳水扁總統第一個任期一執政就遇到網路泡沫,因此月薪超過四萬的勞工比例大多維持在28%左右,到了第二任期才逐步上升到卸任前的30.3%。而馬英九總統同樣也是一執政就遇到了金融海嘯,比例又降到了28%出頭,不過很快就上升到30%以上,直到去年再度下滑到30%以下,但其實過去十幾年大致上都在28-30%左右變動,沒有上升或下降的趨勢。

(綠色線段為民進黨執政時期,藍色線段為國民黨執政時期)

的確,只看數據的話,陳水扁總統就任的89年五月,月薪超過四萬的勞工佔了29.3%,而到了去年五月,這個比例則是29.9%,好像幾乎沒什麼變化,但是其實物價上漲了不少,同樣四萬台幣的購買力,已經打了很大的折扣。若以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算,這13年間物價上漲了13.89%,也就是在89年五月的四萬薪水,到了102年五月,要45,556的薪水才能維持一樣的購買力,所以其實要比的,不應該還是四萬月薪,而至少是四萬五左右的月薪。

根據主計處的資料,在102年五月的時候,月薪在44,999元以上的勞工,佔總數的比例只有22%。也就是說,經過了13年,真正能維持89年那時候四萬月薪購買力的勞工,竟然從29.3%下降到只剩下22%。當然,從數據來看,過去這13年不管誰執政,表現顯然都不好,但是現任的執政者卻連數據怎麼看都不會,竟然還洋洋得意以為自己比前一任還好,人民看到這種總統,也真的只能翻白眼了。

難怪,馬英九總統會說,以為勞工過得很慘,沒有保障,是一種錯覺。不,真正有錯覺的,根本就是馬英九總統自己。過去20年,台灣勞工的薪資明顯停滯,這當然不是只有馬英九總統一個人的責任,但是沒有認知到勞工身處於「萬物皆漲,只有薪水不漲」的困境,那可就是馬英九總統的錯了。


別再看GDP所表現出來的經濟成長率了,人民真正感受到的,是薪資有沒有上漲,但是我們的平均月收入維持在三萬五左右已經十幾年了,月收入超過四萬以上的勞工,也一直無法站穩30%以上。而如果考慮通膨的話,其實勞工的實質所得是倒退的,購買力不斷往下掉,但是政府卻好像完全沒有察覺。

相較於收入的停滯,過去二十年,因為物價的上漲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每人的月消費卻是不斷攀升的,也因此如果計算月消費佔月收入的比例,就會發現人民的生活的確越來越難過了,83年這個比例還只有39%,但是到了102年,每人消費佔收入卻已經高達54%。換句話說,如果一個小家庭卻只有一個人工作領薪水,就會入不敷出,更別談生養小孩了。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要承認問題的存在。」如果馬英九總統的幕僚所製作的文宣不但找不出問題,還以為自己很棒、執政能力比在野黨還強,那怎麼有可能會知道有什麼問題的存在?既然不知道問題在哪裡,總以為是政治對手所刻意製造的錯覺,那當然就不會想要去解決問題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