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浸淫市場近三十年的大戶,分享投資風向、股市內幕和理財心得。
前幾天偕同內人去北投三二行館用餐及泡湯,浸在溫泉池,眺望山林飄渺霧氣,不禁讓自己沉澱下來,彷彿身體在告訴我,當身心靈處於寧靜祥和的狀態,就是善待自己最棒的方式。據媒體報導,許多現代人的疾病,特別是癌症,很多部分是壓力造成的,我也提醒諸位,適度且必要地讓自己拋開工作或家庭、管教子女甚至感情的繁瑣壓力,是很重要的身心平衡之舉,過與不及都不正常。
回到投資理財端,其實也相差無幾,無論股票、基金、債券或黃金石油等價格波動,永遠是在偏離、接近、再遠離實質價值的那條中軸線不斷來回擺盪(白話就是跌深反彈、超漲拉回、盤整),而問題自然是乖離的區間大小以及過程的時間多寡,這部分最難預測及判斷,否則贏家豈不是一大堆,而證諸在部分技術教義派的看法,由於不考慮太多情感因素,而單純就價格、成交量及型態與統計指標來客觀提醒操作者,何時是買進訊號、賣出訊號,所以近年來許多被動型操作的金融商品及ETF大行其道,就是這樣的背景與思考邏輯而來的,如果加上群眾心理分析再輔助判斷,也是更客觀可行之道。
歐洲央行再度加大力道實施負利率,明顯透露出寬鬆貨幣政策及擴張型的財政政策兩種方法,前者顯然更受各國央行青睞,只是市場正面效果愈來愈小,負面狀態愈演愈烈,諸如一般消費者出手更加保守,甚至部分寧可讓銀行收手續管理費,也不敢將錢領出來投資,央行希望適度通膨才能刺激經濟成長,老百姓卻縮手花錢造成通縮,這中間卻是讓高度有效率的使用資金槓桿者(大部分是高資產所得及法人機構),有機會進行套利及投機行為,放諸全球,就是加劇貧富差距。
說了一堆,講點實際的,老百姓或上班族該如何自處?我一再呼籲,別讓自己資產邊緣化,積極及務實的投資理財行為將成為對抗亂世的必要反擊之道,簡略方法如下:
一、適度舉債別只做定存,否則貨幣購買力將持續遞減
二、資產必須有績優股票及固定收益型商品(如債券、外幣、公司債)
三、創造多元化收入來源(薪資、現金股利、兼外快、保險、基金配息、資本利得、培養第二專長技能)
四、隨時盤點全部資產及負債,檢視現金流變化消長
五、增強各方面智識及視野,如物聯網、電子商務都是顯學了,無法也不能迴避
六、別一直待在象牙塔,多走出去接觸人群及培養人脈圈,有關係就沒關係
只要隨時換腦袋,強迫自己調整一些既有錯誤或迷失的觀念,我覺得其實機會隨時都存在,只是在於你要不要接受及改變囉!
延伸閱讀:
今年的出國旅費就這樣賺!每月強迫存一筆錢,從中華電、統一超零股買起
現在利率這麼低,不用急著還貸款!大戶:我會把錢拿去買這5大類績優股
作者簡介_老馬
現職是個為自己也幫好友做投資規劃的快樂投資人,手中可運用的資金約十幾億。上一份工作是券商自營部操盤手,所掌握之資金規模高達上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