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對於1990年後出生的人來說,于子育是演員,不但在《女人四十》、《我愛美金》等收視率高的電視劇中演活甘草角色,更先後入圍金鐘獎戲劇類最佳女配角、最佳女主角獎!尤其2019年在《俗女養成記》飾演女主角陳嘉玲的媽媽「秀琴」,其精湛的演技,逼哭許多觀眾,更得到「國民媽媽」的稱譽。
但30歲以上的人,對她最深的印象源自她是「錦繡二重唱」裡的「琇琴」,唱紅不少歌曲,尤其〈明天心也要作伴〉的歌詞「有事你要人商量,我最喜歡,歡迎找麻煩」讓人至今仍能琅琅上口。
在千變萬化的演藝圈中,從「琇琴」到「于子育」(編按:琇琴本名),從歌手到演員,她看似游刃有餘地找到立足的定位。但其實私底下,她生性害羞,早期在民歌西餐廳唱歌用歌譜遮臉,主持節目初期也只會回應「嗯、啊」等;但為了在演藝圈生存,努力改變自己、突破框架,近年接拍的戲劇更超過了60部。
「很多事情來了就去接受,不要逃避。就像金錢,你愈不理它,它愈不理你,唯有把錢當朋友,它會幫你帶來更多朋友。」于子育說。擁有一半原住民血統的她,遇到關卡總是能夠發揮樂天的性格,平心靜氣看待與接納。
因此,于子育等了9年才出片也沒關係,她心想,至少還可以在民歌餐廳唱,手上4個節目一起喊卡、中斷收入也沒關係,她就直面地重新檢視財務;不會理財沒關係,她就從記帳開始一步一步學。
40歲以前,于子育不把錢當錢,還因此欠了卡債;40歲以後,她認真把錢當朋友看。「錢要放在『會開花』的地方,也就是有價值的地方。當手中的資產愈來愈多的時候,人生就更有保障,可以完成很多自己的夢想。」于子育說。
債台高築》生性好客、花錢不手軟,曾積欠60萬元卡債
于子育的父親曾經擔任前總統夫人蔣宋美齡御廚,家境還不錯,可讓她從小衣食無缺。出了社會,她在民歌西餐廳演唱,也因為吃家裡、住家裡,即使收入微薄也無感;加上于子育個性樂於分享,走在街上看到什麼有趣的小玩意就想買來送朋友,雖然價格不高,但長期累積也很可觀。「不覺得這樣花錢有什麼不對,別人開心我就開心。」于子育說。
後來于子育當歌手,又主持節目,收入增加,更加大方地送人禮物、請客。直到某一個月,手上多個節目同時喊卡,她頓失收入,再加上之前手邊沒現金就習慣刷卡,繳不出卡費就付「最低應繳金額」(詳見名詞解釋),累積一段時間,總計欠了60萬元卡債。
名詞解釋_最低應繳金額
指的是信用卡帳單在繳款截止日前,須繳納的最低金額。通常是應繳總金額的1/10,例如本月應繳總金額是1萬元,則最低應繳金額為1,000元。
「我以為每月只要繳最低應繳金額就沒事,以後再慢慢繳遲早會還完,沒想到利息這麼高,每個月收到帳單根本都不敢看,完全就是想要逃避不想理。」于子育說。
後來完全沒有收入了,每個月又還要繳將近4萬元的保費,于子育被迫要處理。而她採取的第1步是盤點手上20多張保單,其中大半是儲蓄險,由於已沒錢又負債,便一口氣解約掉10幾張保單,留下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防癌險等保障型的保單,再將解約拿回的保險金統統拿去還卡債。
幡然悔悟》用紙本記錄開支,不辦提款卡僅臨櫃領錢
幾年前父親過世,于子育在整理遺物的時候發現,父親生前默默為母親存錢、理財,保障媽媽的後半輩子無須為錢煩惱,她才驚覺平常省吃儉用的父親原來這麼有理財觀念;再加上自己遇到金錢關卡,更讓她體悟理財的重要。
記帳是理財的第1步,用來掌握每月金流及固定開銷。自此,于子育開始記帳,自嘲「僅有金魚般記憶」的她就用紙本來記帳,每筆消費必定索取發票,放進專屬的袋子,每晚記完帳,才會放入另一個袋子。「每天確實的記帳之後,我嚇到了,原來我花這麼多錢在無意義的地方。」她說。
因此,她立了新規定:「想買東西之前先想一想,假如3天後還覺得必須買,才去買;如果3天後忘了,那就代表這個東西沒有必要買。」她說。
除此之外,于子育喜好紙本帳單,因為她可以一筆一筆對帳,除了確認沒有刷錯金額之外,也可以藉此「抓漏」。有一次她看到帳單上有一筆200多元的App下載費用,單看金額不多,但是每週就扣款一次,半年下來也花了好幾千元,她回頭省思「愈是方便的消費方式,消費時愈容易無感。」于子育說。
因此,于子育不辦提款卡,每次需要用錢,就去銀行櫃檯領現金,「愈是不方便,就愈不會亂花錢。」同時,她也不用銀行轉帳繳信用卡費,而是用現金繳,「因為用現金付款才會有感,知道錢花出去了會心痛。」她說。
分流理財》確保錢放在對的地方,拒絕背負財務負擔
為了確保「將錢放在對的地方」,于子育用了5個帳戶分流管理:
1.收錢專戶:她設定所有收入都集中進入同一個專戶,然後只留下每月固定支付的房租、水電、孝親費,以及換算後每月要攤提的所得稅、牌照稅與燃料稅等費用,接著再分流到另外4個專戶。
2.保險專戶:將1年需繳付的保險費按時存入,準時扣繳。
3.存錢專戶:為強迫存錢,她將每月收入的1/3轉進此帳戶,目前就只放活存,「我不考慮股票或基金,不懂的投資工具我不敢碰。」于子育說。
4.不動專戶:如果每月收入在分流完前述專戶後還有剩餘,就會將之轉進這個帳戶,平常不去管這筆錢,1年刷1次本子,感受它的存在就好。
5.旅遊專戶:她特別偏愛蒐集50元硬幣,手上有50元硬幣時就存下來,以作為下一次旅遊的基金。
「分流的好處是讓自己安心,可以安心過生活、安心賺錢。」于子育強調,把錢放在對的地方,讓自己知道每個月有多少錢可以花、該存多少錢、老後每個月可以領多少錢,藉由這些理財習慣,帶給她安全感,沒有財務負擔。
于子育40歲後才開始用5帳戶分流方式理財,不到10年,存下買房自備款,她希望近年內在雙北市能夠找到鬧中取靜、有前後陽台的住家,「買房就像找對象,隨緣不勉強,不要硬湊合在一起。」
最近,于子育又加買了長照險及美元儲蓄險,前者提供她失能時的保障,後者則帶給她財務安全感。她用自身經驗證明,大齡女子的幸福,得從懂得理財開始。
小檔案_于子育
出生:1970年
作品:專輯《情比姊妹深》、電視劇《俗女養成記》、舞台劇《再會吧!北投PLUS》、電視節目《那些年我們的歌》
現職:歌手、演員、主持人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