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
摘要
美債ETF人人喊打,最近更是傳出華爾街大幅度拋售美債的情況,到底美債在2025年還有沒有救?該續抱還是該快跑?
美債ETF人人喊打,最近更是傳出華爾街大幅度拋售美債的情況,到底美債在2025年還有沒有救,這次來跟你分享我實際投資的經驗。
美債ETF在2024年下半年表現很辛苦,明明好不容易等到聯準會降息,但沒想到這才是起跌點,然後進入2025年也沒有起色,想說明明債券都躺平在地上很久了,再差能跌到哪裡去呢?
但沒想到市場預期川普上任後,通膨很有可能再衝高一波,這就讓債券行情再度破底,地板下面原來還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還有地獄,地獄竟然有18層,簡直沒完沒了。
從國內大型美債ETF績效來看,2024整年下來,元大美債20年跌了7.13%,國泰20年美債下跌6.38%,統一美債20年下跌5.06%,其實追蹤指數以及持有美債組成都差不多,績效出現差異是因為「內扣費用」。
再看其他財經媒體的報導,FactSet數據顯示,2024年第4季的美國投資者從貝萊德iShares 20+年期美債ETF撤出53億美元,也創下基金創立22年以來的單月歷史最大流出。所以美債虧錢不只是台灣人而已,全世界有美債的人多數都是虧損,雖然有配息,但其實很多人持有美債都是為了降息反彈賺一波價差,結果沒想到降息才是起跌點,後來腳麻了跑不掉,愈套愈慘。
不過我要提醒幾件事情,其實投資美債的本質「並不是」為了抄底做波段,或者看看財經網紅業配影片就無腦買進,你投資美債的基本認知要有:
第1是美債是持續領息的美元資產;第2是美債配息收入屬於海外收益,因此可以享有750萬元的免稅額,也不用扣到什麼二代健保費用;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政府公債跟經濟、股市呈現負相關,遇到大空頭是有防禦力的,像台股2024年8月初崩跌、台股大盤跌了19%,而國泰美債20年ETF漲了9%,有做股債配的就可以降低損失。
如果你已經有在投資債券,或者覺得股市很貴了,在觀望是不是要把股票賣一賣去買債券的,我幫你整理債券接下來會面臨到的幾條比較大的利空因素。
債券2025年的3大利空
根據Fed WATCH預測聯準會點陣圖顯示,2025年降息會趨緩,原本預計會降息4碼,現在能降2碼就財神爺保佑了。
主要就是會擔憂通膨再起,再加上美債又一次要觸碰舉債上限,這會影響美國政府開支及各項補助政策,甚至導致政府部門停擺,簡單先幫你整理3大利空。
利空1:川普
第1個利空是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就任,在2024年年底就已經要求國會延長暫緩債限生效時間到2027年1月,等於還沒上任就已經宣告美國政府要繼續借錢,結果不只是對方陣營的民主黨議員打槍而已,甚至連自己同黨的共和黨議員都看不下去,出現幾十名反對票,所以這個建議在一開始就被打了回票。
利空2:政府停擺
第2個利空就是政府停擺。
延續前面第1個利空,根據2023年在拜登任內通過的「財政責任法案」有提到,美國國會暫緩31兆4000億美元債務上限直至2025年1月1日,也就是說現在法案時間已經到期,這也讓財政部長葉倫急著跳腳,如果國會不同意提高舉債上限,那麼美國政府就會開始出現主權違約的問題。
利空3:通膨
第3個利空是通膨擔憂。大家都很清楚,川普為了貫徹他的選前承諾,接下來美國舉債很有可能無上限。
另外是川普信奉現代貨幣理論,因此日前也向國會建議徹底取消債務上限,這個建議同樣也被同黨打槍。現代貨幣理論簡單來說就是,只要能維持本國政府的貨幣強勢,那麼政府無限印鈔就不會怎樣,只要政策有需要就可以撒錢。
從上面3個利空來看,通通都不利於債券行情,光是債務上限被鎖住,就可能導致美國政府無法償還債券利息並支付各項政府開銷,當然你我都知道這種債務上限還是一定會解封,只是現在對債券價格來說處於逆風空頭,在空頭時候什麼小利空都會被無限放大,再加上通膨疑慮及股市持續走多頭,方方面面都會造成債券的賣壓,因此全球投資機構也陸續表態不看好債券在2025年的發展。
套牢該如何應處?
現在的財經媒體或專家分成壁壘分明的兩派,大多數人看空債券就一直罵,少數看多債券的就鼓勵大家持續凹單,甚至建議把股市賺錢部位停利拿來加碼虧損的債券,也有人鼓吹大家賣掉公債轉進公司債,但這些戲碼在2023年演到現在已經滿2年了,債券ETF真的應該停損嗎?
以我的個人經驗分享當然是不應該。
這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先說,因為美債的背後代表美元跟美國政府,如果美債真的違約倒閉了,那麼美國就會失去投資人信任,資金就會抽離美國,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承受不起的風險,而且美國如果爆了,等於是全世界也會一起陪葬,起碼我們台股市場是絕對逃不掉的,到時候無論你投資什麼都一樣慘,直接進入全球大蕭條。
但套牢不用停損,也不代表一定得加碼回去,你覺得媽的無底洞,無限攤平壓力太大的話,可以考慮先停止再平衡,因為目前股市依然是在走多頭,不一定需要為了平衡資產部位就把股市部位都換成債券部位,否則如果今年看到股市繼續漲多跌少,市場氛圍繼續偏樂觀,換成債券就等於錯過股市成長,機會成本太大了,還不說到可以靠債券投資賺多少錢,光是投資績效追不上通膨就會很慘。
這邊分享給你一個小故事,全球規模最大的挪威主權基金,在幾十年前也是採用股債平衡的方式,比率就是最經典的6:4,不過在2000年以後規則被打破,因為美國QE撒錢速度造成資產膨漲的速度實在太快,導致債券長期績效遠遠追不上股市績效。
最後挪威主權基金乾脆破罐破摔,直接放手讓股市部位野蠻生長,就不堅持一定要調節股市部位去買債券,所以目前股票部位愈來愈大,股債比率已經到7:3,這樣show一番操作之後,發現績效變得更好,超過20年以上的年均報酬率超過6%。
再說回到我自己身上,我自己的投資組合情況是債券部位停止加碼,也停止再平衡的狀態,不過我也沒有因為下跌就出場,還是留著領配息,我是早在疫情前就已經長期持有多商品投資組合,當初會同時持有多商品是為了分散資產配置,現在當然也不會因為債券短短幾年的空頭行情就改變做法。
不過因為我這陣子都沒有再加碼債券,也沒有再平衡,然後去年8月、9月股市大跌的時候,我有趁低加碼股市,結果到現在我的配置已經變成「股8債2」的積極型策略了。
結論
資產配置是走長期的,債券部位套牢就套牢了,現在狀況不好,覺得債券沒出息就不用繼續攤平加碼,搞得自己壓力很大,但看到市場上一堆壞消息也不必停損或換股,美債跟個股不一樣,不會有下市歸零的風險,而且美債長期還是跟股市負相關,搞不好遇到一個崩盤就換成債券投資人要開心了。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2025年美債套牢的投資策略
延伸閱讀
債券3大利空來襲,該停損或換股?
市值型ETF該投資台灣還是國際?
ETF存股榜》0050超車0056、重回「存股二哥」寶座!006208有望成新一代存股霸主?
2024市值型ETF有多強?0050、006208…15檔績效總體檢!9檔輾壓大盤不手軟
2024最強高股息ETF是誰?0056、00878、00919都不在前3強!為何高股息績效全數慘輸大盤?
小檔案_玩股網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