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愈配愈少,不見得是壞事?想穩定領息,先看懂這「3大配息規則」

玩股網是台灣最大投資教學平台,成立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提供市場資訊、投資工具、觀點分析與教學服務,幫助投資人賺錢是我們所致力的目標。網站每月超過百萬人造訪,會員超過35萬,自製Podcast節目《就是愛玩股》,下載數超過300萬次。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圖片放大
摘要

買高股息ETF卻期待著「資本利得」,這本身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也違背ETF本身運作的精神,所以接下來要跟你分享投資高股息ETF的觀察重點,我們先拉掉資本利得這件事來看,才會比較客觀...。

高股息ETF 2024年總報酬普遍都不好,「資本利得」降到個位數甚至有的變成虧損,也造成降息潮來襲,配息頻率愈高的愈快下調股息,到底這時候應該繼續存還是跳車?這次來跟大家釐清幾個高股息的迷思。

2024年下半年台股狀況不好,很多上半年賺錢的股票及ETF,也在這幾個月突然變成沒賺錢,這導致過去1年靠賺到的價差卯起來大手筆配息的高股息ETF,從年化殖利率10%以上瞬間回到個位數,對投資人來說當然是震撼教育,因為不僅帳上虧損,還要承受股息變少的雙重壓力,淚流滿面。

不過其實這也不是壞事,反而是看清這些高股息ETF實力的好事。

首先你要思考的一點是,台股平均殖利率已經剩下2%多,甚至逼近平均年化通膨率,很多高配息的績優股愈漲愈高,要找到殖利率5%、6%的股票難度也愈來愈高。

在配息不變的情況下,台股一起下跌,就會讓一些績優股又重新回到高殖利率,對高股息ETF換股不見得是壞事,否則2024年台股創高之下,高股息ETF不僅無法買到高殖利率的成分股,換股也只能一直追高,自己逼死自己,股價當然不可能漲到天上去,所以可以預期最後一定是套牢虧損的風險變更高。

再來是壓力測試,因為高股息ETF很多都是這2年多頭行情才上市,多頭行情加上AI資金持續輪漲,順風順水的績效也看不出一檔ETF的真正實力,風來了,豬都會被吹上天的概念,完全沒鑑別度。剛好趁著這次股市還沒出現大崩盤,只是稍微拉回震盪整理,加上之前有陣子是走「拉積盤」(編按:指因單一個股權值王台積電上漲,帶動大盤上揚的盤勢),你一個不買台積電的高股息ETF,立刻能看出當遇到逆風期的時候,操作績效還能不能頂住。

回頭來說,買高股息ETF卻期待著資本利得,這本身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也違背ETF本身運作的精神。所以接下來要跟你分享投資高股息ETF的觀察重點,我們先拉掉資本利得這件事來看,才會比較客觀。

投資前要知道的遊戲規則

最近很多人看到高股息ETF配息縮水,氣得跑去金管會想檢舉投信違規不守信用,但這邊先提供買ETF要知道的3件事讓你參考,如果看完遊戲規則,覺得還是不合理,再去檢舉也不遲。

規則1》收益平準金、資本平準金都高也不一定安全

很多人認為高股息ETF上市時間長,規模也變大了,平準金一堆就是配息的底氣,但其實這些平準金平時也是All in在股市裡,所以那些平準金再多也都持續投資,要配發更多股息就必須要靠資本利得,這件事從各大投信網站公布的資產淨值就可以看到答案。

你去看,幾乎高股息ETF都是99%在股市,剩下1%就是少數現金再加上大盤或個股期貨避險而已。

規則2》資本平準金很高,並不一定等於配息額度

延續第一件事說的,資本平準金很高也是都投入在股市中,而且這裡面是把已實現及未實現資本利得合併在一起公告,投信公司也不會告訴你實際操盤情況。

先假設一個情況是,前一年賺了一堆資本利得,但到今年持股就滿手套牢,公告數據還是會看到資本利得是正數,如果剛好遇到持股下殺,就是停損部位變現配息給投資人。

規則3》ETF配息規定有通則

ETF本身就是基金,所以上市前都有公開說明書,通常大部分ETF關於配息這件事,投信有一條自保條款是,股息不一定發放,基金可以決定要不要發放股息。

另一條是如果ETF股價低於發行面額,也就是「破發」的時候,投信就不能發放資本利得,所以高股息ETF如果持續破發,通常就只剩下領到成份股的股息能配發給投資人。如果真的太少,投信也會決定不配息,所以你不要把配息當作理所當然,哪天ETF操盤狀況不好或者遇到崩盤,搞不好就真的不給股息了,這部份投信公司都有寫清楚自保條款,雖然我猜應該看的人不多。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