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套牢就放著⋯」其實只是不甘心!熊市來臨,投機者悲傷,長期投資人卻忙著撿便宜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
「反正套牢就放著⋯」其實只是不甘心!熊市來臨,投機者悲傷,長期投資人卻忙著撿便宜

投資跟投機不一樣,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的說法。大多數人總說自己在「長期投資」,但事實上做的是「投機」。

投機也沒什麼不對,就像我們偶爾也會去彩券行,買張大樂透、威力彩,又或是過年時買刮刮樂玩一玩,這應該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驗,相當常見,而且沒中獎也是正常,笑一笑就走了。

當然,也有極少數人沒中,然後暴打彩券行老闆之類的行為,這就會上了社會新聞頭條,這種事太荒謬了,打人當然是違法。

回到股市交易這件事,很不能理解,到底憑什麼「出手買股就要賺錢」?不用設定停損點嗎?就像我們去彩券行,也會有個金額上限,不會因為輸了300元、500元,就意氣用事拿出提款卡,提款5萬元、10萬元去買樂透。

有人說原本以為股票很好賺,套牢之後,改成長期投資,這樣意思不同嗎?

當然不同,因為投機不是投資,這完全是不同的事情,一開始就要分清楚。就像如果你當沖台積電,開盤因為某些因素而買進,但快要收盤了怎麼還沒上去?帳面可能是小虧,也可能打平,但不管怎麼說,收盤前1分鐘就是要準備處理,這時不能拿著報紙說:「台積電第4季看起來財報也會不錯,那留倉先放著好了。」

然後,隔天吃了1根長黑,才來痛罵台積電根本是騙人的公司,害你賠了錢,房貸或小孩學費都賠光了——問題不是出在台積電,也不是股票,更不是資本市場的問題,從頭到尾就是自己「輸了不想認帳」罷了。

反正套牢就放著?別讓股市影響你的工作情緒

再講回投資層面,為什麼說被動投資買進指數ETF是最容易複製的(但仍有幾個地方要做好,不然也沒這麼簡單),因為買的不是單一公司,而是整個大盤指數,也可以解讀為整個國家或區域,買的是一個大區域,我們買的是SPY(或VOO),基本上就可以睡很好了。

因為我們都知道,美國500大公司有多了不起,全球人口幾乎都需要依靠他們生活,這就是這些公司的商業價值,賺這麼多錢合情合理。既然這樣,買進後1天、2天、3天、4天、5天,每天看這些浮動損益,有什麼幫助嗎?

沒有,毫無幫助,因為只是讓自己心煩而已,漲也煩、跌也煩,上漲時覺得很欣喜,是不是先賣掉一趟?下跌時覺得很痛苦,到處找新聞證實自己這麼做沒錯,因此而影響到上班情緒的投資人相當多。

這段時間跟1年前差很多,現在辦公室、茶水間已經沒什麼人在聊股市,也許中午吃飯時,同事原本還在聊投資抗通膨,結果聊沒幾句,就用「反正套牢就放著沒差」來結尾。

如果一個小額投資人,目前才買了10幾股、20幾股台積電,但看到台積電下跌就感到慌張、痛苦,那先不要碰股市了,因為心智還不足以進入股市。試想:投入元大台灣50(0050)、台積電或SPY(或VOO)還沒有幾股,輸贏跳動也許就是幾千元、幾萬元,這就讓你吃不下飯、沒胃口,甚至影響家庭氣氛,是不是整個人被情緒控制了?

請冷靜理智思考,股市要不斷下跌才是對你有利的,為什麼?因為你根本「還沒買多少股」,漲上去要做什麼呀。

又有讀者說:「我薪水就是3萬多元~4萬元,現在已經投入了50萬元,對我來說也是一筆大金額,帳面上虧損20幾萬元,心裡很難過,請問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繼續買還是先賣一趟?」

講到這裡,是不是又要繞回一開始所談的,到底一開始買這些股票是為了投機還是投資?如果是投機,買了很多中小型股,那你當初買的理由還存在嗎?為什麼不設定停損點?買進後又不是一定上漲,如果有設定,那不執行停損,是不是因為捨不得?

現在帳面虧損相當大,期待大盤上漲意義不大,因為中小型股不一定跟大盤(往往不跟),主要是看主力有沒有想要做而已。

如果買的是台積電或是大盤指數型ETF,一開始的用意就是「長期投資」,現在的下跌,更應該視為累積資產的好機會,如果能繼續跌1年或2年,都是資產增加的好時機。小資族1年能存的錢真的有限,可能就是10幾元、20萬元,大多頭時能買的股數絕對比較少,大空頭能買的股數才是比較多的。

這應該是很簡單的數學,就不用再算了。祝大家都能在股市中有圓滿的好成果。股市也是晴雨難料,專業短線更是輸贏在幾秒之間,不要拿血汗錢去開玩笑,就不會難過。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世界愈亂,愈不能停止思考...專家:保持判斷能力,才不會因陷入恐慌而吃虧
熊市更該存股?觀察景氣循環週期,存股要有至少存41.2個月的打算
掌握大變局年投資關鍵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