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6年,就衝上世界百大排行第8!臉書崛起的關鍵告訴你,台灣不可能辦到的原因

作者為財務規畫師(CFP)、又上成長基金經理人,2014年第一季美國大型成長基金第一名、基金截至2016年底過去5和8年的年均複利分別是12.5%和17%。著有《每年10分鐘,讓你的薪水變活錢》、《你沒學到的巴菲特——股神默默在做的事》

FB:闕又上均衡的財富人生

上市6年,就衝上世界百大排行第8!臉書崛起的關鍵告訴你,台灣不可能辦到的原因

有一故事,小孩在沙發床上玩彈跳,媽媽聽到聲響到房查看:「你幹嘛?」小孩回答:「我在看能不能彈到月球上去?」媽媽輕描淡寫說了句:「那你要記得回來喔!」聽說這小孩就是登陸月球的阿姆斯壯。

讓想像力馳騁,這是哈佛大學新生的議題,佐伯格以中輟生,擊敗名校企管碩士和專業管理的競爭者?這就有許多值得探討的。

多數人不知,當年比臉書更早問世,有競爭優勢的社交媒體Myspace,隸屬News Corp,財大勢大卻敗下陣來。《富比世》報導,在創意競爭的市場中,Myspace會比不上敢突破既有經驗的「White Space」白紙企業,因前者為追求漂亮的財報處處設限,事事計畫,以致不敢犯錯;相反的,臉書以留白(White Space)之姿,讓市場盡情的帶領他們,只要有點子,工程師予以實現,只要能找更多朋友,招數不限。讓想像馳騁的團隊,極盡所能貼近用戶。

臉書二○一二年上市時用戶十億,二○一七年超過二十一億,且日活躍用戶也高達十四億,這是歷史之最,可獲利的來源比以前穩固且多元,也有購併的機會,這公司不會因最近一記劍橋分析事件的左鉤拳就倒下的。若是一帆風順的企業,反而總引我卻步。

這麼多好公司,何以談了幾次臉書?是背後的啟示。臉書上市六年,衝上世界百大排行第八,這在台灣可能嗎?為什麼不能?臉書的崛起不是資金。

二○一二年佐伯格二十八歲,捐了五億美元,該年僅次巴菲特,這電腦頑童當年因缺乏人文的關懷,和女孩一場約會,不歡而散,奔回宿舍開始了他交友網站的構思,而和三位合夥人不圓滿的拆夥,判賠一百二十萬股,如今宣布畢生之年捐出九九%臉書股份,人生有時的失,卻成了下一個得的養分,挫折有時竟如此美好!

臉書的成功背後,有教育,有品牌行銷,有創意,有美國把企業推向國際舞台的各個環節和實力,有年輕人捐出畢生所得的高度,也有美國稅法誘因,從事公益的良制。

哈佛前校長認為:哈佛學生應該「創造好的工作機會,而不是找好的工作」。哈佛和臉書,有愛沒恨,有情也不見仇,若沒有當年哈佛的這招牌,迅速席捲了常春藤盟校學生的加入,不知臉書是否還有站穩的優勢?

我總希望台灣也能在國際舞台出類拔萃,台灣不缺資金,缺的是一份視野、自信,和拿掉僵化法規,讓年輕人揮灑的環境,樂見台灣早日也有這樣的英雄少年!

本文轉載自「商業周刊第1589期」,原文:臉書和哈佛的愛恨情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