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證券分析師(CSIA),先後任職於台灣金融研訓院、文化推廣教育部美股老師。在銀行服務過上千位客戶多年後,發現投資潛藏著一套邏輯原則,並擅長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套獲利理論。你覺得投資獲利很難嗎?其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難,真正難的是操控高達百億與千億的資金,與追求每年20~30%的高報酬率。但對一般民眾而言,如果你的金額與報酬率沒有要求那麼高,你會發現,只要掌握訣竅,美股獲利比你想像穩定容易。
手術機器人,只有機器手臂
它其實是醫生的工具。操作這些手臂的,還是醫生。醫生會坐在機器手臂旁邊的操作台,
控制這些手臂來開刀。
這樣的搭配,解決了很多問題。一個是「責任歸屬」的問題:開刀是個高風險的事,如果真的完全讓機器人操刀,那發生醫療糾紛要怪誰?醫院嗎?機器人製造商嗎?這不論在法律上還是倫理上都很兩難。
再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客戶其實不是病人,而是醫生。因為對病人來說,讓「手術機器人」開刀,跟用腹腔鏡開刀,其實相差無幾。他們都是「微創手術」,跟傳統開腸剖腹的手術相比,這兩種方式的傷口都很小、恢復速度都很快。
但對醫生來說就差很多了。醫生用腹腔鏡開刀可不容易,要站立、還要一腳踩電燒的開關、要分神指揮旁邊的護士,更不用提還得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怎麼使用腹腔鏡。
「手術機器人」呢?醫生可以舒服地坐著;簡單一點的手術,自己就能搞定 ; 而且操作起來比腹腔鏡容易多了。
所以,有了手術機器人後,開刀就不像以前那麼累了。此時,經驗豐富、體力卻不行的醫生前輩們,就能利用機器手臂來下刀,繼續貢獻、發揮他們的經驗。
「機器手臂能有多精細?真能用來開刀嗎?」如果您也有這個疑問,請看下面這個影片。這是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撥葡萄的示範,我承認,自己在看這個影片時,真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而且,「直覺手術」還繼續投注了大量經費研發,力圖使「達文西」給醫生的感覺更真實。比方說,醫生實際操刀時,臟器的軟硬度也是判斷病情的線索,而新一代的達文西就能傳導力回饋,試圖重現操刀時的軟硬度;除此之外,公司也想辦法讓機器人能執行更多種手術。
畢竟,這條路走來不容易。因為「手術機器人」可不是普通的手機或電視,它們還得通過......
手術機器人,得要政府核准
因為它是「醫療器材」,要通過政府監管。它可不是球鞋和社群網站,只要大家喜歡就行了。
「政府監管」這道關卡是雙面刃,它一方面保護了直覺手術公司,讓競爭者難以趕上;卻也同時帶來了另一層風險。
2013年,美國政府的「食品藥物安全管理署」(FDA)就曾對直覺手術展開調查,因為對其產品有疑慮。消息一出,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在大盤漲了將近50%的2013和2014年,直覺手術還跌了2%,甚至一度跌了30%。
而2016年後公司成功度過這個危機,股價繼續上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