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泡沫經濟過後歷經長達 20 年的失落時光,薪資平平,另一方面物價高漲,年輕人失去衝刺的動力,成天到晚待在家熱中動畫、漫畫、電玩等幻想世界裡的御宅族愈來愈多,不再視結婚、生小孩這些責任為人生必經過程。事實上,這些迴避社會的賴家王老五日子過得還挺快樂的。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一般認為日本的高自殺率反映 15~39 歲青年不如其他已開發國家的人民快樂,但事實上 15~29 歲的年輕人認為自己快樂的比例高於上一代年輕的時候。報導分析,讓這一代年輕人比較快樂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年輕人都住在家裡,省了住房成本。
這一類人稱為「單身寄生族」,不用花錢租房子繳貸款,代表他們有更多可支配所得,而且跟爸媽一起住,他們還不必煮飯。或許很多人會問,大部分父母應該不會接受賴家王老五,但出人意料之外的是,日本父母其實很接受這樣的家庭關係,特別是出生於 1960 年代自由風氣盛行的一代。
雖然賺得不多,但在日本生活沒有不開心的理由。便利商店到處都是,年輕人可以購買從文具到便餐、演唱會或運動賽事門票等所有東西。雖然經濟快速成長期已經過去,但日本的生活水平仍然很高,且除了住房之外,一般日本人在生活上都負擔得起。
日本年輕人避免穿名牌服裝,更喜歡日本廉價品牌 UNIQLO 的衣服,他們的夢想不是擁有 BMW 或去滑雪,而是享受甜點,然後發到 Instagram。智慧手機讓他們能隨時隨地查看內容,也是讓年輕人感到滿意的原因之一。
與世界上其他年輕人一樣,日本青年比以前的同齡人更少喝酒,性行為更少。但與美國同儕相比,日本年輕人在性行為方面更不活躍,未婚日本人中約有 40% 在 34 歲時不曾有過性行為,但他們不覺得怎樣。日本男生覺得交女友很麻煩,男生覺得女友要他們支付所有開銷,女生嫌男生沒有企圖心。日本年輕人生活滿意度來自朋友,而不是伴侶。
日本社會仍然受制於複雜的規則和慣例,但這些變得愈來愈寬鬆,有些追求穩定、規律生活的人為此感到迷惑,但仍有些人認為日本的個人主義對年輕人來說是件好事,可以實現夢想,而不是在 25 歲時就成為經濟動物。
與台灣一樣,日本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來自小確幸,缺乏宏大的目標,享受當下快樂,但對未來卻不敢期待。調查顯示 13~29 歲年輕人認為自己 40 歲時會快樂的比例只有三分之二,其他已開發國家有八成認為自己 40 歲後還會快樂。
日本年輕人面臨愈來愈大的不安全感,即使因為人口下滑,工作不難找,但終身雇用制度系統愈來愈罕見,愈來愈多工作年齡的日本人轉而從事兼職或非正職工作。此外,即使大部分人仍然期望結婚生子,但愈來愈難達成。
年輕人都意識到他們必須承擔的社會和經濟負擔,超過 65 歲已經占人口的 28%,幾乎是 15 到 29 歲人的 2 倍,到 2065 年預計將增加到近 40%,福利系統搖搖欲墜。日本電通在 2015 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20 歲左右的人最擔心退休生活而不是就業。
報導訪問在東京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日本男性表示,「我想我會在某個時刻出現成家的想法,但我對我的職業沒有雄心,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廣告公司博報堂將現在因為宏觀經濟趨勢而放棄雄心壯志和希望的男女視為「開悟世代」,指進入佛教境界,避免大願望,只用簡單的東西尋求幸福,是最終通往「涅槃」境界的途徑。
本文獲「財經新報」授權轉載,原文:日本青年無欲無求又滿意現狀,有如進入「涅槃」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