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買股」和「買房」的8大差別!一張圖認清:不論自住或投資,房子終將成為「負債」

一個提供讀者朋友分享投資理財心得的園地。

槓桿操作

許多人嚷嚷著說「融資買股票風險很大」、「千萬不要融資買股票」,自己卻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冒了更大的風險─貸款買房子。更不用說,有些人整天強調自己是非常保守的投資人,可是卻年紀輕輕結了婚、還生了四個小孩......他不知道自己冒了多大的風險嗎?ㄜ......離題了,總之喜歡把風險掛在嘴上的投資人往往不知道真正的風險在哪裡。

貸款就是融資,是一模一樣的東西,很多人甚至貸款超過100%(連裝潢都貸款),房仲很願意幫忙,銀行也照樣貸給他。而且不同於股票通常是短期融資,房貸一貸就是20年,萬一利率調高一倍(機會很大,且沒有人可以預測利率變動),每月要繳的房貸幾乎倍增,你自問吃得消嗎?

流動性

除非你買的是冷門的中小型股,或遇上股市急跌,否則一般而言股票不太可能賣不出去;但相對來講要把房子賣(租)出去可就沒那麼簡單,不是你想賣(租)就賣(租)得出去,所以房子的流動性風險大於股票。

漲跌特性

股市緩漲急跌、週期短,相對進場機會較多,房市則相反。很多人認為房價永遠只會往上漲,不會下跌,事實上房價的波動幅度比起股票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之所以會有房價永不跌的迷思,是因為房市不像股市一樣,天天都有即時報價可看,所以我們不知道房價的漲漲跌跌。而且在房市急漲的兩三年間,媒體會不斷報導(更多是房仲、建商有意操弄,或直接買新聞),相對的,房市的緩跌時期可長達十年之久,則無新聞價值(或相關從業人員刻意隱瞞、扭曲訊息),所以我們通常不會注意到房價下跌。

對抗通膨

很多人以為房地產有較佳的抗通膨能力,但其實股票的抗通膨能力也一樣好。

所謂通貨膨脹就是「貨幣的價值下降、商品的價格上升」,所以通膨發生時,所有投資報酬的購買力都會下降,股票和房地產也不例外。只不過因為房屋(或黃金)是「實質財」,換句話說是一種商品,所以房價自然隨著通膨水漲船高。

真正的抗通膨能力不是看投資商品在高通膨期間的價格是漲是跌,而是要依該資產的長期報酬而定。假設通膨平均每年3.5%,只有長期年報酬率能超過3.5%的資產報酬才稱得上抗通膨。總而言之,就是長期平均報酬越高,抗通膨能力就越好,所以股票當然是抗通膨的投資首選之一囉!

根據上述的抗通膨定義,傳說中的抗通膨熱門商品─黃金的抗通膨能力其實是很低的。因為黃金並非資產,持有黃金並不會帶來額外收入。所謂的投資黃金其實是「投機」黃金,靠的是低買高賣,如果單純持有黃金,那麼長期報酬率其實等於零,意思是毫無抗通膨的能力。

看完以上比較,你可能會覺得我一直在說股票的好話,但是就目前台灣投資環境而言,股票的確比房地產更適合一般散戶投資人。除非您的資產到達一定的水準,或台灣房地產投資市場夠成熟,投資部分房地產的確可以讓您的資產配置更分散,整體投資風險更降低。

但如果您的資產未達那種程度,就請您謹遵先人的教誨:「沒那個卡窗(屁股),就麥呷那個瀉藥仔!」或者您經過多方考慮後決定要買房子作為自住用途,那就請您認清事實,房子將成為你的負債,而非資產,而且不論自住或投資,不變的原則都是:逢低買進!

本文獲「Life心理學閱覽室」授權轉載,原文: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股票vs.房地產 投資差很大!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