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位是霍先生,會計師出身,工作多年後搞軟體生意,在00年隻身上內地發展,有感內地保護主義強,生意難做,到04年有英國商家收購公司,於是賣盤,在44歲決定退休。
在投資方面,霍先生坦言沒有大幅獲利,亦曾在金融海嘯時虧蝕過千萬。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替日常生活開支記帳,好好計算自己所需要的支出,他的portfolio(投資組合)大概有2,000萬,按每年有5%的利息而言,每年大約有100萬,足夠他的退休生活。這樣的安排就是最簡單的財務自由理念,即被動收入太於日常支出。
霍先生在退休後又是發展很多興趣,看書、電影、學古琴,每年去6、7次旅行,曾在巴黎和東京各住上一年,他自言退休絕不是對著四面牆,人生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很有趣,霍先生不認為自己能於44歲退休是什麼大贏家,他認為要有1億才算成功,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有一點我特別欣賞霍先生,就是他走了一條不是一般人走的路,認為要成功就一定要有獨立思維,世界上總有99%的人是抱著羊群心理,喜歡跟大隊做事,但這樣的心態只可以在65歲退休。敢與別人不同,的確需要勇氣的。
還有不少值得分享的故事,不想一次過太長篇大論,好讓blog友慢慢品嚐,其他的人物就留待之後再談。今期這本月刊,的確值得買來看看,可能你們看到的跟我看到的不一樣,分享一下意見吧。
書展開鑼,朋友與blog友到書展現場影了照片傳過來,看過後嚇了一跳。
車頭相海報一大張,再有巨型著作展板。今個星期六到現場時,這些展出足已讓我感到尷尬,低調一點其實更適合我,哈哈。
未完待續
本文獲「取之有道」授權轉載,原文:信報財經月刊談財務自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