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億元債券,被台灣壽險公司秒殺

蘋果來台借錢!保險業搶吃「蘋果渣」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是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堅持先進的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變化迅速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的事蹟與世界的趨勢,提供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利潤:1%跟代工有得拚

第二,即使冒著再投資的風險,壽險公司也不是賺得缽滿盆滿。蘋果提出的年息四%多,的確不算低,但是兩次都有參與認購蘋果債的壽險公司投資長指出,他們外幣保單成本是3%多,換言之,利差才1%左右,跟代工廠拿到的利潤差不多低。

當然,壽險公司是用錢賺錢,跟辛苦的代工不同,而且蘋果債只是他們投資組合裡的選項之一,總報酬率也不會只有1%,但明擺的事實是,這場遊戲裡,真正得利的,不是壽險公司,而是精打細算的蘋果和承銷商。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副總經理林炳魁指出,美國公司若把海外獲利匯回美國,課稅超過三○%,但到台灣發債,利息才4%多,對照課稅,發債成本相當低,且多數國際債券都可以贖回,台灣因此成為他們眼中的發債天堂。

盤算:資金沒有更好去處

第三,就好像即使iPhone訂單不夠甜,鴻海、和碩照樣搶翻天,蘋果發債,壽險公司因為資金沒其他去處,10億美元的額度,馬上就搶光。蘋果和承銷商找到胃納量這麼大的市場,當然一試成主顧,發了一次,再發一次。

蘋果債大受追捧,台灣政府意外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政府在2014年六月解禁壽險業,投資國內掛牌的國際債券不計入海外額度,結果壽險業瘋買,櫃買中心債券部經理陳德鄉指出,國際板債券2015年規模是340億美元,去年接近500億美元,成長超過四成五,已超過政府公債和金融債的發行量,最主要買盤就是來自壽險公司。

「不買蘋果發的債,那你告訴我,有比這檔債券更好的標的嗎?」壽險投資長無奈指出,他當然知道買蘋果債,不但有再贖回風險,利差就賺這1%多,可是實情是,他們手上資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去處。

蘋果市值逾7000億美元,它如果是一個國家,是全世界第十九大經濟體,等於全台灣國內生產毛額的一倍多,這家員工才九萬多人的美國公司,竟然能從代工和金融,都牽動著2300萬人的台灣,這是無奈,卻也是現實。

  • 分享: